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坚守公益情怀 铸就慈善品牌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0/07/06    

  近年来,浦口区慈善总会根据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形式和新要求,以创新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慈善内涵,增进社会福祉,努力推进慈善体系和慈善能力现代化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引领浦口慈善事业创新发展之路。

  2017年以来的三年,浦口区累计募集资金4782万元,救助支出3976万元;举办了“情暖浦口 行善有道”大型公益演出、复建惠济寺名家书画公益义拍等60余场慈善活动,受益人数累计6.9万人次。

  一、坚持政府推动,健全完善组织

  浦口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浦口慈善事业发展,将发展慈善事业摆到浦口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浦口区“十三五”慈善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浦口区慈善事业“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即全面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相互衔接有效补充的慈善救助和服务体系,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广泛参与、专业规范的慈善事业运行体系。同时高度重视健全完善慈善组织。截止2019年底全区已建立了区、街、村三级慈善网络,配备了327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和了解各类帮扶救助需求,为浦口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科学设置项目,实施精准救助

  区慈善总会从困难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诉求出发,科学设置了“情暖浦口”慈善助医、“圆梦助学”慈善助学、“关爱夕阳”慈善助老等公益项目。2017年,开展“与爱同行,温暖童心”六一助孤行动;开展“同心助老”、慰问全区五保、三无老人,为区内敬老院安装空调,添置微波炉、豆浆机等生活用品;开展“江苏信宁护蕾助学”、“大手拉小手”,“一帮一”助学等系列活动;开展全区低保、低保边缘户重大疾病家庭慰问、“江苏省贫困儿童大病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慈善助医活动;开展众华嘉诚 “星光闪闪亮”残障儿童康复项目。累计救助1.9万人次,救助支出1120万元。同时,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理念,采取协议委托、公益招标等方式,为慈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实现政府与公益社会组织的联动,丰富社会救助的形式。 区慈善总会先后与浦口区银杏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浦口区博爱之家等26个社会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救助活动。与浦口区微公益服务项目孵化中心合作,共同开展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工作。坚持进一步创新公益模式。依托居民消费合作社,全面开展公益慈善工作,打造“博爱慈善角”。在接收爱心捐赠、开展爱心救助的基础上,创新公益外延,慈善角的服务功能得到拓展和延伸,由“一角”拓展为慈善服务“综合体”,涵盖了居家养老、少儿托管、志愿服务、残障帮扶、家庭医生、乡贤文化、村民互助、应急救援、文化乐园等十项(类)慈善服务功能。浦口“博爱慈善角”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江苏省慈善总会、南京市政协等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称赞。

  三、强化舆论宣传,提高慈善意识

  发展慈善,舆论先行。浦口区慈善总会十分注重慈善宣传工作。利用政府网、慈善网、微博、微信四大平台,传播实时慈善工作动态,及时公开各类慈善公告、捐款名单、慈善救助信息,以信息化提升透明度,以透明度带动慈善公信力建设。在浦口电视台开设“善行浦口”专栏,弘扬“小善大爱”、“凡人善举”等典型事例,弘扬慈善正能量。推动慈善文化“五进”(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做到报纸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网络有粉,形成了强大的宣传阵势,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积极构建并浓厚了慈善事业大环境。

  同时,区慈善总会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目前,建有东方万汇城博爱医疗站、浦口区社会福利院、浦口特殊教育学校等多个志愿服务基地。浦口区社会福利院成为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爱心社会实践基地”,推拿、康复等不同专业近120名青年学生志愿者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老人推拿按摩、打扫卫生、测量血压、陪老人聊天、宣传健康养老知识等,为老人带去欢笑,更为志愿服务活动增添了光辉一页。

  四、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募集渠道

  为拓宽资金募集渠道,提高慈善救助实效,浦口区慈善总会积极搭建资金募集平台。建立了企业冠名基金,目前已有冠名企业32家,基金规模达2.2亿元。创新设立了个人(家庭)冠名基金,区管副职以上领导干部冠名全覆盖,目前正向街场、部委办局、直属单位工作人员和公民延伸。倡导企业建立爱心救助基金,定向用于双方共同协商确定的救助项目,截止2019年底定向捐赠救助金额达1000万元。设立各类专项基金,现有医疗公益基金、教育公益基金、困难党员关爱基金、乡贤冠名基金等项目基金。积极推广社区型基金(会),撬动社会公益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为社区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和灵活的资金使用渠道。

  广泛开展“慈善一日捐”、公益义卖等日常捐赠活动,为企业和个人积极搭建爱心平台,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慈善。启动项目认捐。2017年区慈善总会结合救助实践和实际需求,打造了助老、助困、助残、助医、助学、助孤等“六助”12个公益认捐项目菜单,认捐总额达200余万元。目前已有 5家爱心企业积极认捐。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拓宽了资金募集的渠道,吸引更多企业积极参与慈善。

  五、深化监督管理,增强社会公信

  在深化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浦口区慈善总会坚持有章可循、有章必循,严格执行年度救助预算制度、集体行使审批权制度、救助监督制度和募救公示公告制度等制度,强化对人员、财务、项目、信息等的严格管理,努力提升阳光慈善品牌。同时还制定了浦口区《慈善资金募集使用管理办法》、《慈善救助申请程序》、《慈善捐赠操作办法》、《慈善临时性救助办法》以及《慈善工作人员守则》,规范捐赠票据、慈善救助发放程序、救助审批要求等。每年定期审计救助资金,做到每一笔账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增强慈善公信力、透明度。每年定期召开常务理事会议,审议并通过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同时浦口区慈善总会率先将个人捐赠信息纳入浦口区市民征信系统,通过定期录入相关捐赠信息,完善慈善人士表彰激励机制,由区政府定期进行评选表彰。建立志愿者星级评定制度,对志愿者进行相应的星级认定。将个人参与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升学考核、选拔录用、奖励优惠的重要依据。 

(区慈善总会)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