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实施精准就业培训 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0/07/31    

--星甸街道太阳花残疾人之家工作纪实

  狄承兵,今年24岁,6岁时因一场疾病卧床不起终成残废,成了家里负担。2017年4月经过所在社区工作人员说服,来到星甸街道太阳花残疾人之家,参加辅助性就业培训,通过刻苦学习,熟练地掌握了橡皮圈内外绕线技术,每月也能拿到近千元的工资,不但解决了自己生活的经济来源,还和许多员工成了挚友。他逢人便说:“我现在活得像个人样了,每天按时上下班,拥有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不再是父母亲的负担了。”据星甸街道民政科万宏伟介绍:目前,全街道共有持证残疾人1727人,其中肢体残疾900人,精神残疾106人,视力残疾306人,言语残疾17人,多重残疾54人,重度一级、二级残障344人。在奔小康的路上,做好 “扶残、助残”显得尤为重要。自2017年星甸街道太阳花残疾人之家成立以来,在街道相关部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为残疾人举办了50多场就业培训。同时,和南京一化胶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半成品委托加工项目的长期合作协议,30多名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使1500人(次)实现临时性就业,增加了工资性收入,改善了物质生活条件。

  自主创业带动他人就业,绽放出不一样的生命之花。残疾人姚芝,是一个出门靠手摇残疾自行车行走的人。2017年3月,她在星甸太阳花残疾人之家参加了布艺包、刺绣、勾线鞋等技术培训,在培训老师耐心细致、手把手的指导下,通过刻苦学习,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技术。2018年2月在街道民政科、社区、太阳花残疾人之家的协调帮助下,为她免费提供10平方的工作室,进行自主创业。近3年来,她不断创新自己的手工产品,并通过小视频点播,拓展网络销售,月收入达到1000多元。在得知邻村有一个和她一样的残疾人陶长银想创业时,便积极主动邀请她共同创业,增加收入。目前生意红火,需要增加创业用房,吸收员工,街道有关部门正在帮助协调解决。

  结合兴趣需求,开展有关绘画、歌唱、朗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生活信心。星甸街道楼子小区51岁残疾人庆曾珍,自2018来到太阳花残疾人之家,参加诗歌朗诵文艺演出小分队,每天她骑着电动三轮车,奔波在石桥和星甸两地,拜师学习普通话,从拼音到汉字再到句子反复练习。2019年8月20日上午,她与残障人士舞蹈班坐着公交车前往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演出,她拄着双拐一步一步登上舞台,凭着一首“我爱我家”诗歌朗诵,字正腔圆,征服了全场观众,掌声雷动。演出结束后,她激动地流下眼泪说:“我是个残疾人,这辈子能登上这么大的舞台,我这一生值了!值了!值了!”三声“值了”撼动全场人心,许多观众流下热泪,掌声一次次响起。从此,庆曾珍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经常带领众多残障人学习唱歌、跳舞、朗诵,在市、区、街道各个舞台上表演,展示了残疾人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星甸街道太阳花残疾人之家开展“为爱撑起一片天”、“益于心·爱同行”、“心陪伴·爱相随”等活动共100多场,极大地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自2018年5月星甸街道太阳花文体队成立以来,参加市、区、街道演出达30多场,成为一块亮丽的“金字招牌”。特别是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登上“爱在金陵大舞台”,获得奖牌,得到市、区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区慈善总会、星甸街道扶贫分会)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