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浦口区扶贫“三会”开展“产业扶贫,送种苗下乡”活动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1/03/22    

  3月9日上午,浦口区扶贫“三会”在永宁、星甸两街道开展“产业扶贫,送种苗下乡”活动,区扶贫“三会”全体工作人员,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局、南京国家农创园、永宁街道和星甸街道扶贫分会及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浦口区畜牧水产站、南京国家农创园螯龙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以及永宁、星甸两街道的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和养殖户共60多人参加活动。

  “产业扶贫,送种苗下乡”活动,在永宁街道鹿园生态农庄举行。首先由江苏省谈水水产研究所首席专家唐建清教授就小龙虾的养殖技术进行专题授课辅导。唐教授从小龙虾繁育的特点、克氏原螯虾种苗规模化生产的意义以及小龙虾精准繁育与养殖模式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小龙虾养殖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情况、小龙虾养殖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然后由南京螯龙现代农业科技研究院创办人刘远柱介绍该研究院成立以来,在虾蟹产业首席科学家唐建清教授团队的带领下,依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江苏省谈水水产研究所、以及江苏省虾蟹产业发展科研所等平台,在克氏原螯虾种质资源挖掘、保护优势种群选育、繁殖以及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该研究院的专家团队在江苏、安徽、湖北等主要小龙虾产区采集多个样本进行区域间种群交配实验,筛选一批优势种群进行组合,利用区域内优质天然泉水资源结合种群选育开展SPF苗种繁育,繁育出的小龙虾苗个大、质优、抗病力强。今年预计可生产优质小龙虾种苗6000斤,明年秋可繁育优势亲本种小龙虾种苗6万斤,能够满足2000亩扩繁用种的需要。

  为助力浦口区的乡村产业振兴,首批螯龙优质种苗按照区扶贫“三会”出资50%、螯龙研究院出资20%、养殖基地和养殖户出资30%的比例,由永宁、星甸两街道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在本街道范围内推广使用。沐贤斌副会长代表区扶贫“三会”、刘远柱院长代表螯龙科技研究院,分别为永宁、星甸三家小龙虾养殖公司法人赠送优质小龙虾种苗和支持资金匾牌。

  浦口区扶贫“三会”会长孔令富作了点评讲话。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并把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进行部署。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区扶贫“三会”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乡村产业发展的实际,立足资源禀赋,精确选出最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扩大规模,推动乡村产业由粗放分散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从今年起,区扶贫“三会”首创设立支持乡村产业发展资金100万元。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模式,综合运用公益募捐、市场化基金、信贷、担保、保险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他还分析了在浦口区发展小龙虾产业的有利条件:有小龙虾优质种苗繁育基地,有几万亩适合养殖水面,有一批养殖经验丰富的养殖基地和养殖户,有区各有关部门和各街道的大力支持。要通过小龙虾种苗的研发和繁育,支持养殖基地的发展,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养殖小龙虾,把小龙虾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依靠养殖小龙虾致富。接着,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充分发挥区扶贫“三会”、螯龙研究院、街道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三方联动机制的积极作用,为小龙虾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二是要搞好科技培训,让小龙虾养殖基地和养殖户掌握科学养殖方法,提高经济效益;三是要提供技术服务,在小龙虾生产周期的60多天时间里,专业技术人员要经常性的帮助养殖基地和养殖户解决技术方面存在的难题,确保小龙虾养殖基地和养殖户增产增效;四是要围绕小龙虾养、加、销等关键环节,做好协调服务等工作,通过电商以及其他销售平台,积极主动地开拓小龙虾销售市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最后,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乘车到永宁街道简诺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塘口,观摩了优质小龙虾种苗赠送现场,见证了优质小龙虾种苗放养过程。

(浦口区扶贫“三会”)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