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三会首页
三会概况
文件通知
资讯动态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
专项公示
经验交流
爱心企业
牵线搭桥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动态
/ 学习调研
打造浦桥玉剑品牌 助力老区百姓致富 ——江苏浦桥玉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帮扶低收入农户纪实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1/06/04
2002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和星甸街道的关心支持下,南京赭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紧紧依靠科技,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强化营销等路径和举措,使合作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称赞。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南京赭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前身为南京赭洛山茶叶协会,于2005年8月在浦口区民政局登记备案;2006年8月变更为南京赭洛山茶叶合作社,在浦口区工商局注册登记成立。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壮大,2008年8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进一步变更为“南京赭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注册资金400万元,社员由此次变更前的189名发展到现在的303名,社员涉及石桥镇、星甸镇、乌江镇、桥林镇和邻省安徽的部分地区。社员的茶园面积由原来的1000余亩增加到现在的3000余亩,社员的茶园亩效益由原来的每年不足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6000元以上,先后带动120多名低收入纯农户通过种茶致富,并涌现出一批种茶大户、技术能手和科技服务者。(一)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公司+社员”的发展模式,以合作社为龙头,为社员定战略、树品牌、订标准、建渠道;以合作社的核心成员——南京浦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500亩有机茶基地为平台,为社员提供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示范、科技实习、科普教育、茶文化学习交流等。合作社以“三部一室”的组织结构(财务部,营销企划部、科技服务部和办公室)坚持以名牌精品战略走高、精、尖发展路径,按三规四品(规划、规范、规模,品种、品质、品位、品牌)的发展思路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二)合作社依法统一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社员茶园的病虫草害由科技服务队"统防统治",相关植物源、矿物源农药从合作社统一登记领取,相关服务费用由合作社按标准统一支付。社员根据合作社具体要求进行生产管理,将合格的原料销售给合作社进行统一加工销售。生产全过程中实行6个统一:即统一种苗,统一执行“浦桥玉剑”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杜绝无标生产;统一投入品的采购和使用,在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确保了投入品的安全性;统一在通过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的食品加工车间由专业制茶师按“浦桥玉剑”有机茶加工工艺精心制作;统一“赭洛山”品牌;统一渠道管理和销售; (三)合作社拥有赭洛山与浦桥玉剑两个品牌。赭洛山品牌先后获市名牌产品、市著名商标、江苏著名品牌等荣誉;“浦桥玉剑”精品有机茶先后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绿色食品AA级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和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等,并多次获市名茶评比金奖、省“陆羽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全国“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等荣誉,合作社获浦口区合作明星、南京市民间组织先进集体、首批市级“五有”合作社、全国茶叶行业联盟单位AAA级等荣誉,并通过ISO9001、ISO14001认证等。二、帮扶低收入农户措施(一)科技培训,产业帮扶。1、针对农户思想落后、技术匮乏,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合作社依靠团队结合自身成功经验多次组织茶农进行培训。自2005年以来,合作社先后举办各类实用技术、炒茶技能培训、讲座10余次,分发各类专业书籍、资料2000余册,一方面提高了茶农安全生产意识,树立其以“控制”为目标,改变过去以“消灭”为主的思想,从而达到保护茶园生态体系,提升茶叶等级的目的;另一方面提高了茶农的茶园管理技术水平,自力更生,变技能为财富,最终甩掉贫困户的帽子。2、合作社统一调拨了无性系良种茶苗400余万株,鼓励农户种植,并为资金困难的农户垫付投入资金,待茶叶销售后归还。对于低收入的纯农户,合作社进行重点帮扶并出台激励措施,在为其垫付发展投入资金的同时提供全程技术服务,设立24小时服务电话,随时为其解疑答惑,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农户,及时派工作人员深入地头,现场解决,至当年9月份验收茶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者其投入资金由公司全部承担,达到60%以上者免除其50%投入资金,另外50%至茶叶销售后归还。农户通过合作社独创的“双行条栽覆黑地膜技术”使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成活率提高至92%以上,由此合作社为其垫付的投入资金全部作为了对他们的正向激励。3、合作社又在第一时间内传达了茶叶有机肥每吨320元这一政府惠农政策的利好消息。就往年农户购买一吨有机肥750元左右的市场价而言,1000吨有机肥就可节省43万元,按200名社员分摊,社员人均可节省2000多元。社员原来买一包有机肥要花30元,现在只要12.8元。这项惠农政策在减轻农民负担、引导农民转变施肥观念、按传统的农业方式进行肥培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深远。4、合作社的努力帮扶以及政府的惠农政策激励了一些低收入纯农户成为了茶叶种植大户,如姜圣武从不足2亩茶田发展到20余亩,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另外还有一些非低收入的纯农户成为拥有茶园20至50亩不等的茶叶种植大户。茶园需三年投产进入生产期,从2005年公司实施此举措,至今已有一半茶园进入生产期。由此合作社与农户进行优势互补,达到了共同赢利,共同发展的目标。5、合作社为了持续高效发挥科技培训的作用,促进产业良好发展,还采取了跟进式五种服务:①统一采购服务。受茶叶品种比较效益的影响,入社茶农对改种无性系良种茶的热情空前高涨,合作社因势利导,主动推出统一采购优质茶苗服务。对社员使用的茶叶专用有机肥,植物源、矿物源农药等均由合作社统一采购分发。②定期培训服务。为使茶农迅速提高种植水平,掌握生产技能,合作社先后利用农闲等时机,有针对性地举办无公害茶叶生产配套技术,茶园投入品的使用及名优茶现场加工演示等多场专题培训交流活动。③知讯交流服务。合作社根据茶叶生产的不同环节,以文字信息快报的方式,编印优质茶苗栽培,田间管理须知,名优茶加工技术要点,及合作社开展工作等内容,分发给社员参阅,以此扩大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联系,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④融资信贷服务。针对部分社员经济困难,无钱投资的现实状况,合作社一方面与采取先赊帐,或先预付鲜叶费等形式,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主动接洽农村信用社,提供资质担保,帮助茶农化解发展中的融资困难。其中,2013年合作社扶贫贷款100万,2014年扶贫贷款40万元。⑤人性化服务。合作社设有专业服务于社员的科技服务部,并设24小时服务电话,随时为社员提供咨询答疑服务,做到细心、细致、易懂,件件有着落。对于有个性化需求的茶农,合作社则及时深入了解,现场指导。(二)就业帮扶,增加收入。茶叶生产属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季节性用工可年转移劳动力1.8万人次以上。对于有劳动能力、有志气、讲信用、有致富意愿的“四有”贫困社员,公司优先录用其作为固定职工,月基本工资为4000元,年收入近50000元,可以全面学习茶园管理、茶树修剪、茶园防护等技术。经过合作社常年的培训和其自身经验的积累,如今已经涌现出一批科技服务者并成立了专业的植保队伍、茶园修剪队伍等。据测算,在春茶采摘季节,每亩茶叶一个春季约24天最少需要一个劳动力,可获采茶工资1100元,全区1.2万余亩茶叶仅春季采茶一项可转移季节性用工1.2万余劳动力,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320万元,适合农村留守的广大中老年妇女参加,且不影响农活,对于部分低收入弱势群体,更能享受到合作社的具体帮扶措施。其中像邵贤海这样积极的科技服务者,不仅购买公司折价的微波制茶设备,弥雾机械帮助别人进行有偿加工服务,同时以他为首成立队伍为社员提供服务,统一修剪茶树,统一病虫害防治,其相关费用由合作社按面积统一支付。这样统防统治,不仅提高了科技服务者的收入水平,同时从源头控制,避免了农户私自打药而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三)连续帮扶,彻底脱贫。通过合作社的连续帮扶带动效应,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区茶叶原来的“小、散、乱、差、低”的落后状况,茶农的观念也由原来的以数量求产值,转变为向质量要效益,茶园管理也由原先的粗放型转为如今的精细化管理等等,更有部分过去以出外打工为主的中青年也毅然返乡申请加入合作社,依托合作社的引导和扶持,纷纷承包当地的丘陵坡地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通过鲜叶收购、盈余分配、 劳务工资、技术培训、统一服务、政策帮扶等措施,社员的茶园亩效益由原来的每年不足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8000—10000元。其中更有部分低收入纯农户通过重点帮扶已成为种茶大户、炒茶能手和专业科技服务者。魏邦英就是一个典型的受益者。该户住着简陋的土坯房,仅靠几亩西瓜、麦子、稻谷的收成和儿子打苦工挣的钱勉强度日。合作社出台政策对其重点帮扶。2006年鼓励其发展种植3亩无性系良种茶园,2007年又吸纳其参加合作社的炒茶技术培训,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制茶师,仅炒茶一项年收入可增加8000多元,2008年3亩茶园已经投产,可获得净利润1万余元,加上儿子打苦工挣来钱和炒茶的工资,年收入可达到2.8万余元。今年她又发展2亩无性系良种茶园,预计投产后,仅茶叶一项年收入可达4.3万余元。现今她还清了外债,且在石桥镇为儿子贷款购买9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为其成家做好准备,彻底走出了贫困户的阴影。三、江苏浦桥玉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业绩(一)江苏浦桥玉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有机茶基地开发、生产加工、品牌营销、茶文化体验交流为一体的省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核心基地位于浦口区星甸街道石桥林场,是江苏省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江苏省园艺作物(茶叶)标准园、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二)创始人张宴志为本土化农民,于1996年承包林场开始创业,现已拥有5000余亩高标准茶园,400多茶叶种植户,辐射面积2万余亩;拥有专业化高效团队、国内外领先的高效设施、智能化制茶装备、近20项专利等。其现为浦口区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常委、江苏省劳栋模范、江苏省创业明星、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科技企业家、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三)浦桥玉剑有机绿茶在创制伊始即荣膺业界诸多奖项,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先后荣获江苏省"陆羽杯"名优茶特等奖、江苏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长江三角洲地区名优食品、中国具有影响力公司产品品牌、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全国"中茶杯"名优茶特等奖等,公司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单位,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四)富民强企,实现合作共赢。1、公司牵头成立了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江苏浦桥玉剑茶产业联合体。浦口区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分别于2013年、2014年给予扶贫贴息贷款100万元、40万元的资金支持,旨在通过新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在更广范围内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具体操作上,以合作社为纽带,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一方面,通过主导产业来带民致富。每年通过高价收购鲜叶(2020年茶鲜叶收购价格高达360元/斤,每年都掌控着浦口茶叶的定价权)使茶农的茶叶亩收益可达8000—10000元。2021年农户鲜叶收购直接收益达600多万元。此外,公司直营的2000余亩高标准有机茶园让周边的九华村和山西村村民每年获得70余万元土地租金。另一方面通过转移劳动力来使百姓获得收益,茶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每天到基地从事采摘、除草、施肥等的临时用工达200到600人,每年带动农民增收400余万元,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强化服务质量,转变茶农观念。公司为农户提供“七统一”综合服务:统一保护价收购鲜叶,统一供应无性良种茶苗、政策性有机肥和植物源农药等生产资料,统一技术培训和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统一生产和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名优茶加工,统一使用“浦桥玉剑”系列品牌,统一由公司营销渠道销售,实实在在为农户办事。 此外,针对合作意识不强、标准化水平不高、没有可复制模式这三大农业“死穴”,公司通过培训教育、示范引领,使农户转变观念、掌握技能,让农户意识到“种茶等于种钱”,把茶树当做“摇钱树”。公司每年都会通过社员大会、与区农广校合作、生产现场演示等方式有针对性的举办有机茶生产、加工配套技术等职业农民专题培训。通过名牌精品战略的实施,茶农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农户茶园的亩收益由原来不足3000元,增加到每亩8000-10000元,实现收入倍增。3、聚焦高端农业,科技引领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品牌质量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公司茶园100%引进国家级无性系良种茶苗,广泛应用了智能化防霜扇系统、自动网纱覆盖系统、智能化节水喷灌系统、太阳能杀虫灯等高效设施。加工车间引进了日本川崎公司为企业量身定制的自动化杀青流水线、茶叶微波热风联合杀青机、远红外杀青机、茶叶精揉机、茶叶色选机、茶叶充氮保鲜包装机,以及填补省内空白的颗粒性红茶加工生产线等高科技装备,科技魅力处处彰显。公司积极给茶农推广茶叶新品种和新技术,通过示范引领周边茶农茶企以科技振兴农业发展。下一步,公司将在全程质量管控、品质认证、品牌创建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商业模式、拥抱互联网、对接资本、借力国家打造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的契机,努力构建茶产业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平台,打造中国高端绿茶强势品牌,做行业转型与升级的先行者!(五)公司将坚持以有机茶数字工厂定位,致力于种植系统、工艺系统、产品套系、营销模式和服务体系的创新升级,以此达到一产扩展,二产链接三产,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致富革命老区百姓的目标要求。(浦口区扶贫“三会”)
2002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和星甸街道的关心支持下,南京赭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紧紧依靠科技,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强化营销等路径和举措,使合作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称赞。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南京赭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前身为南京赭洛山茶叶协会,于2005年8月在浦口区民政局登记备案;2006年8月变更为南京赭洛山茶叶合作社,在浦口区工商局注册登记成立。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壮大,2008年8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进一步变更为“南京赭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注册资金400万元,社员由此次变更前的189名发展到现在的303名,社员涉及石桥镇、星甸镇、乌江镇、桥林镇和邻省安徽的部分地区。社员的茶园面积由原来的1000余亩增加到现在的3000余亩,社员的茶园亩效益由原来的每年不足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6000元以上,先后带动120多名低收入纯农户通过种茶致富,并涌现出一批种茶大户、技术能手和科技服务者。
(一)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公司+社员”的发展模式,以合作社为龙头,为社员定战略、树品牌、订标准、建渠道;以合作社的核心成员——南京浦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500亩有机茶基地为平台,为社员提供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示范、科技实习、科普教育、茶文化学习交流等。合作社以“三部一室”的组织结构(财务部,营销企划部、科技服务部和办公室)坚持以名牌精品战略走高、精、尖发展路径,按三规四品(规划、规范、规模,品种、品质、品位、品牌)的发展思路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二)合作社依法统一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社员茶园的病虫草害由科技服务队"统防统治",相关植物源、矿物源农药从合作社统一登记领取,相关服务费用由合作社按标准统一支付。社员根据合作社具体要求进行生产管理,将合格的原料销售给合作社进行统一加工销售。生产全过程中实行6个统一:即统一种苗,统一执行“浦桥玉剑”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杜绝无标生产;统一投入品的采购和使用,在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确保了投入品的安全性;统一在通过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的食品加工车间由专业制茶师按“浦桥玉剑”有机茶加工工艺精心制作;统一“赭洛山”品牌;统一渠道管理和销售;
(三)合作社拥有赭洛山与浦桥玉剑两个品牌。赭洛山品牌先后获市名牌产品、市著名商标、江苏著名品牌等荣誉;“浦桥玉剑”精品有机茶先后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绿色食品AA级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和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等,并多次获市名茶评比金奖、省“陆羽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全国“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等荣誉,合作社获浦口区合作明星、南京市民间组织先进集体、首批市级“五有”合作社、全国茶叶行业联盟单位AAA级等荣誉,并通过ISO9001、ISO14001认证等。
二、帮扶低收入农户措施
(一)科技培训,产业帮扶。1、针对农户思想落后、技术匮乏,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合作社依靠团队结合自身成功经验多次组织茶农进行培训。自2005年以来,合作社先后举办各类实用技术、炒茶技能培训、讲座10余次,分发各类专业书籍、资料2000余册,一方面提高了茶农安全生产意识,树立其以“控制”为目标,改变过去以“消灭”为主的思想,从而达到保护茶园生态体系,提升茶叶等级的目的;另一方面提高了茶农的茶园管理技术水平,自力更生,变技能为财富,最终甩掉贫困户的帽子。2、合作社统一调拨了无性系良种茶苗400余万株,鼓励农户种植,并为资金困难的农户垫付投入资金,待茶叶销售后归还。对于低收入的纯农户,合作社进行重点帮扶并出台激励措施,在为其垫付发展投入资金的同时提供全程技术服务,设立24小时服务电话,随时为其解疑答惑,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农户,及时派工作人员深入地头,现场解决,至当年9月份验收茶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者其投入资金由公司全部承担,达到60%以上者免除其50%投入资金,另外50%至茶叶销售后归还。农户通过合作社独创的“双行条栽覆黑地膜技术”使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成活率提高至92%以上,由此合作社为其垫付的投入资金全部作为了对他们的正向激励。3、合作社又在第一时间内传达了茶叶有机肥每吨320元这一政府惠农政策的利好消息。就往年农户购买一吨有机肥750元左右的市场价而言,1000吨有机肥就可节省43万元,按200名社员分摊,社员人均可节省2000多元。社员原来买一包有机肥要花30元,现在只要12.8元。这项惠农政策在减轻农民负担、引导农民转变施肥观念、按传统的农业方式进行肥培管理、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深远。4、合作社的努力帮扶以及政府的惠农政策激励了一些低收入纯农户成为了茶叶种植大户,如姜圣武从不足2亩茶田发展到20余亩,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另外还有一些非低收入的纯农户成为拥有茶园20至50亩不等的茶叶种植大户。茶园需三年投产进入生产期,从2005年公司实施此举措,至今已有一半茶园进入生产期。由此合作社与农户进行优势互补,达到了共同赢利,共同发展的目标。5、合作社为了持续高效发挥科技培训的作用,促进产业良好发展,还采取了跟进式五种服务:①统一采购服务。受茶叶品种比较效益的影响,入社茶农对改种无性系良种茶的热情空前高涨,合作社因势利导,主动推出统一采购优质茶苗服务。对社员使用的茶叶专用有机肥,植物源、矿物源农药等均由合作社统一采购分发。②定期培训服务。为使茶农迅速提高种植水平,掌握生产技能,合作社先后利用农闲等时机,有针对性地举办无公害茶叶生产配套技术,茶园投入品的使用及名优茶现场加工演示等多场专题培训交流活动。③知讯交流服务。合作社根据茶叶生产的不同环节,以文字信息快报的方式,编印优质茶苗栽培,田间管理须知,名优茶加工技术要点,及合作社开展工作等内容,分发给社员参阅,以此扩大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联系,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④融资信贷服务。针对部分社员经济困难,无钱投资的现实状况,合作社一方面与采取先赊帐,或先预付鲜叶费等形式,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主动接洽农村信用社,提供资质担保,帮助茶农化解发展中的融资困难。其中,2013年合作社扶贫贷款100万,2014年扶贫贷款40万元。⑤人性化服务。合作社设有专业服务于社员的科技服务部,并设24小时服务电话,随时为社员提供咨询答疑服务,做到细心、细致、易懂,件件有着落。对于有个性化需求的茶农,合作社则及时深入了解,现场指导。
(二)就业帮扶,增加收入。茶叶生产属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季节性用工可年转移劳动力1.8万人次以上。对于有劳动能力、有志气、讲信用、有致富意愿的“四有”贫困社员,公司优先录用其作为固定职工,月基本工资为4000元,年收入近50000元,可以全面学习茶园管理、茶树修剪、茶园防护等技术。经过合作社常年的培训和其自身经验的积累,如今已经涌现出一批科技服务者并成立了专业的植保队伍、茶园修剪队伍等。据测算,在春茶采摘季节,每亩茶叶一个春季约24天最少需要一个劳动力,可获采茶工资1100元,全区1.2万余亩茶叶仅春季采茶一项可转移季节性用工1.2万余劳动力,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320万元,适合农村留守的广大中老年妇女参加,且不影响农活,对于部分低收入弱势群体,更能享受到合作社的具体帮扶措施。其中像邵贤海这样积极的科技服务者,不仅购买公司折价的微波制茶设备,弥雾机械帮助别人进行有偿加工服务,同时以他为首成立队伍为社员提供服务,统一修剪茶树,统一病虫害防治,其相关费用由合作社按面积统一支付。这样统防统治,不仅提高了科技服务者的收入水平,同时从源头控制,避免了农户私自打药而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连续帮扶,彻底脱贫。通过合作社的连续帮扶带动效应,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区茶叶原来的“小、散、乱、差、低”的落后状况,茶农的观念也由原来的以数量求产值,转变为向质量要效益,茶园管理也由原先的粗放型转为如今的精细化管理等等,更有部分过去以出外打工为主的中青年也毅然返乡申请加入合作社,依托合作社的引导和扶持,纷纷承包当地的丘陵坡地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通过鲜叶收购、盈余分配、 劳务工资、技术培训、统一服务、政策帮扶等措施,社员的茶园亩效益由原来的每年不足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8000—10000元。其中更有部分低收入纯农户通过重点帮扶已成为种茶大户、炒茶能手和专业科技服务者。魏邦英就是一个典型的受益者。该户住着简陋的土坯房,仅靠几亩西瓜、麦子、稻谷的收成和儿子打苦工挣的钱勉强度日。合作社出台政策对其重点帮扶。2006年鼓励其发展种植3亩无性系良种茶园,2007年又吸纳其参加合作社的炒茶技术培训,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制茶师,仅炒茶一项年收入可增加8000多元,2008年3亩茶园已经投产,可获得净利润1万余元,加上儿子打苦工挣来钱和炒茶的工资,年收入可达到2.8万余元。今年她又发展2亩无性系良种茶园,预计投产后,仅茶叶一项年收入可达4.3万余元。现今她还清了外债,且在石桥镇为儿子贷款购买9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为其成家做好准备,彻底走出了贫困户的阴影。
三、江苏浦桥玉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业绩
(一)江苏浦桥玉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有机茶基地开发、生产加工、品牌营销、茶文化体验交流为一体的省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核心基地位于浦口区星甸街道石桥林场,是江苏省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江苏省园艺作物(茶叶)标准园、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
(二)创始人张宴志为本土化农民,于1996年承包林场开始创业,现已拥有5000余亩高标准茶园,400多茶叶种植户,辐射面积2万余亩;拥有专业化高效团队、国内外领先的高效设施、智能化制茶装备、近20项专利等。其现为浦口区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常委、江苏省劳栋模范、江苏省创业明星、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科技企业家、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
(三)浦桥玉剑有机绿茶在创制伊始即荣膺业界诸多奖项,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先后荣获江苏省"陆羽杯"名优茶特等奖、江苏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长江三角洲地区名优食品、中国具有影响力公司产品品牌、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全国"中茶杯"名优茶特等奖等,公司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单位,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四)富民强企,实现合作共赢。1、公司牵头成立了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江苏浦桥玉剑茶产业联合体。浦口区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分别于2013年、2014年给予扶贫贴息贷款100万元、40万元的资金支持,旨在通过新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在更广范围内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具体操作上,以合作社为纽带,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一方面,通过主导产业来带民致富。每年通过高价收购鲜叶(2020年茶鲜叶收购价格高达360元/斤,每年都掌控着浦口茶叶的定价权)使茶农的茶叶亩收益可达8000—10000元。2021年农户鲜叶收购直接收益达600多万元。此外,公司直营的2000余亩高标准有机茶园让周边的九华村和山西村村民每年获得70余万元土地租金。另一方面通过转移劳动力来使百姓获得收益,茶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每天到基地从事采摘、除草、施肥等的临时用工达200到600人,每年带动农民增收400余万元,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强化服务质量,转变茶农观念。公司为农户提供“七统一”综合服务:统一保护价收购鲜叶,统一供应无性良种茶苗、政策性有机肥和植物源农药等生产资料,统一技术培训和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统一生产和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名优茶加工,统一使用“浦桥玉剑”系列品牌,统一由公司营销渠道销售,实实在在为农户办事。 此外,针对合作意识不强、标准化水平不高、没有可复制模式这三大农业“死穴”,公司通过培训教育、示范引领,使农户转变观念、掌握技能,让农户意识到“种茶等于种钱”,把茶树当做“摇钱树”。公司每年都会通过社员大会、与区农广校合作、生产现场演示等方式有针对性的举办有机茶生产、加工配套技术等职业农民专题培训。通过名牌精品战略的实施,茶农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农户茶园的亩收益由原来不足3000元,增加到每亩8000-10000元,实现收入倍增。3、聚焦高端农业,科技引领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品牌质量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公司茶园100%引进国家级无性系良种茶苗,广泛应用了智能化防霜扇系统、自动网纱覆盖系统、智能化节水喷灌系统、太阳能杀虫灯等高效设施。加工车间引进了日本川崎公司为企业量身定制的自动化杀青流水线、茶叶微波热风联合杀青机、远红外杀青机、茶叶精揉机、茶叶色选机、茶叶充氮保鲜包装机,以及填补省内空白的颗粒性红茶加工生产线等高科技装备,科技魅力处处彰显。公司积极给茶农推广茶叶新品种和新技术,通过示范引领周边茶农茶企以科技振兴农业发展。下一步,公司将在全程质量管控、品质认证、品牌创建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商业模式、拥抱互联网、对接资本、借力国家打造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的契机,努力构建茶产业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平台,打造中国高端绿茶强势品牌,做行业转型与升级的先行者!
(五)公司将坚持以有机茶数字工厂定位,致力于种植系统、工艺系统、产品套系、营销模式和服务体系的创新升级,以此达到一产扩展,二产链接三产,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致富革命老区百姓的目标要求。
(浦口区扶贫“三会”)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苏ICP备2023055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