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发展建筑产业 带动农民增收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17/04/11    

——关于高淳区漆桥镇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

  我镇地处高淳中部丘陵地区,属茅山革命老区镇之一,全镇总面积5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97亩,共7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总户数8015户;总人口25052人,其中劳动力15741人,占总人口的62.8%; 2014年实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7804元,比上年增长 10.5 %;11家建筑企业,2014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93亿元,上缴税收708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 %和 15 %,其税收占全镇年税收总额的50 %;近年本镇建筑企业每年吸纳的农民工达 6000人,其中来自本镇的农民达4500多人,实现年劳务收入达2.23亿元,占全镇农民年纯收入的50%。目前我镇已成为全市“建筑之乡”,去年建设项目有2个获国优、2个获省优,创国家文明工地1个、省级方明工地4个,建筑业已成了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
  一、建筑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我镇的建筑产业起步于1975年,起初由几十人创建的建筑队逐渐壮大发展。由于我镇人多田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农民增收难度较大,镇党委政府针对这一实际,一直把建筑产业作为强镇富民的头号工程来抓,不断强化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开拓市场,使全镇建筑业质效不断得到提升,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转移就业增收探索了一条好路子。目前,全镇2.4万亩耕地面积已有70%进行了土地流转,已办理失地农民保障的人员已达750人,剩余劳动力大多转移到了建筑业这一劳动密集型行业,吸纳了众多劳动力,在人均土地面积少、农民致富门路狭窄、增收难度大的情况下,为吸纳大量富余劳动力作出了贡献。
  二、建筑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
  我镇经济相对单一,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农民通过兴办建筑企业或到建筑企业打工,实现了增收致富。特别是一些建筑老板,原来家庭经济收入不佳、相对贫困,通过创办建筑企业,带头闯市场,不仅自己完成了原始积累,走出了贫困,也带动了村上的农民及低收入农户打工增收。目前,全镇已有 2 个村已成为建筑专业村,个人净资产及其财力超千万的已达 50 家,净资产超亿元的已达 10 家,成了千万或亿元富翁。依靠建筑打工,实现增收的渠道保持了相对稳定,打工人员年劳动力人均达5万元。
  三、建筑业促进了镇财力的增加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全镇11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企业,年税收达500万元的有3个,超千万元已达到2个。建筑业税收占全镇财政收入的50%,镇事业性经费基本来源于建筑业税收,是镇级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建筑业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包括相关的研发、咨询服务、以及各类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明显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同时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增强,也带动了区域内建筑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着大量的就业岗位,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农民收入。
  面对目前建筑业的市场竞争形势,镇党委、政府为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确保本镇支柱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着力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一是激活企业发展机制。积极培植龙头骨干企业,重点扶持骨干企业联合申报特级资质企业、国家级奖项和科技创新成果奖,着力完善行业发展激励机制,推动建筑企业不断创新转型、跨越发展。二是提升企业发展优势。优化调整镇域建筑业结构,大力构建多元发展格局,注重协调发展,放大竞争优势,推动漆桥、环达、欧凯等公司发挥整体实力优势,进军大型公共建筑等高端市场,带动周边区域建筑业持续发展;扶持奥捷墙体材料公司充分利用专业特色优势,不断做大做强,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夯实企业发展根基。充分利用建筑业作为我镇支柱产业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优质建筑企业及监理公司、设计公司、劳务公司等相关延伸产业。支持企业加强与大集团和知名承包商联合,在继续巩固提升南京、安徽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向上海、无锡、徐州、连云港等周边市场覆盖,不断扩大市场覆盖面,提升市场影响力,打造业内颇有名气的建筑业重要板块。
  二、狠抓科技人才开发,提升建筑业发展效能
  一方面狠抓科技创新,提高综合实力。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业战略,强化建筑企业研发中心管理,积极推动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不断创新创优,增强我镇建筑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提升建筑业综合实力;另一方面狠抓人才培养,提升发展质效。坚持引才与育才并举,积极探索人才开发途径,不断扩充人才总量。通过鼓励企业适当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业务培训,重点引培一批既懂技术、又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组织开展建筑岗位技能培训,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协助企业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创造引人用人的良性管理机制,加快集聚企业人才优势,不断提高科技人才对建筑业发展的贡献率。
  三、狠抓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建筑业市场秩序
  一是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始终把质量监管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进一步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水平,落实创优目标责任,全面整合资源,打造更多名优工程、精品工程。二是强化施工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切实将目标责任落实到位,形成全镇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体系;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责任主体为重点,推进企业建立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逐步提高建筑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三是强化企业融资能力。大力支持建筑企业现代化经营、公司化运作,重点做好漆桥、环达、欧凯等骨干企业服务工作,对实力强、业绩优、信誉好的骨干企业帮助协调解决融资难问题,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建筑企业上市融资,为全镇建筑业发展营造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
  建筑业是我镇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也是更新农民的观念、构建和谐社会的产业。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他们的所见所闻、思想观点、思维方式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在城里挣钱,回家盖楼房、买新房,说起党的政策头头是道,农民变成了城里人,这种变化“千金难求”。

 

高淳区“两会”漆桥镇分会
2015年10月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