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突出合作扶贫 共促乡村振兴——高淳区“三会”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18/08/29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高淳区“三会”通过搭建扶贫基金会公益平台,从多方面筹措资金,突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帮带农民及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的)通过入社入股、参加合作经营或创业从业,激发内生动力,助推了精准扶贫、脱贫目标任务的完成。2017年,筹措各类扶贫资金达2631万元,比上年增加741万元,增长39.2%。其中通过项目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47家,安排帮扶资金917万元,带动农户467户参加合作社经营或打工,其中帮扶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82户。受扶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达10100元,比上年增加2000元,增长25﹪左右。

  二、主要做法

  一是扶持合作发展,促进整村推进帮扶。在整村推进工作中,区“三会”组织联系8个村,其中市级经济薄弱村4个、欠发达村2个。年初,区会领导专题围绕经济薄弱村转化升级,促进做大、做优特色经济开展调研,并落实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帮扶举措。2017年,重点帮扶砖墙镇四园村资源资产综合开发、阳江镇西莲村声龙有机大米基地、淳溪薛城村芽芹基地建设、漆桥镇荆溪村设施蔬菜、固城镇花庙村食用菌产业化经营、东坝镇河南村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桠溪镇跃进村农地股份合作社等24个扶贫项目,落实贴息贷款及周转金617万元,为80户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开展对接帮扶。合作社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促进了精准扶贫、社村双赢,加快了薄弱村经济转型发展。

  二是培育合作示范,促进合作互惠双嬴。几年来,区“三会”与青松水产、红松葡萄、花台农地、森源食用菌合作社及文龙家庭农场等5家示范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展联系帮扶。2017年共扶持贴息贷款、使用周转金255万元,帮带170多户低收入农户,实施精准对接、落实以土地承包权流转入社、经营人合伙、入股及分红和实现了合作互惠双嬴。据统计,去年5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现利润230万元,受扶家庭人均收入达12000元,比上年增加3200元,增长37﹪。示范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产业扶贫、创业从业、现代农业及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充分发挥了带动型“典型模式”。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有301名骨干社员,联合成立了省首家省级水产类联社,社员总人数33218名,其中水产养殖户2981户、农产品经纪人216名,带动水产养殖、经销,被誉为江苏水产第一合作社。2017年,联社指导帮助社员推销螃蟹5.72亿元,带动农民增收3540万元,户均增收1.1万元。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入股社员,每入股2000元,年底分得红利800元。

  三是扶持合作创新,促进农旅、电商经济发展。桠溪镇跃进村以打造桠溪“国际慢城”为契机,在推进红色旅游景点和慢城生态农业乡村游经济发展中,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慢城乡村精品旅游,做足村里红色游和土地开发两篇文章。村委成立了村游客服务中心和农地股份合作社,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经营、收益保底分红。近几年,区“三会”每年帮扶项目2个以上,使用借贷资金60至80万元,帮带村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25户,其中一般低收入19户、38人参加农地股份合作社从业增收。砖墙镇四园村以镇政府在本村内筹建水乡慢城产业园为契机,依托农村电子商务中心,设立以螃蟹特色水产专业合作社的电商平台,推进了农副产品网络销售。近年来,区“三会”连续扶持该村水产专业合作社和电商设施建设,每年帮扶项目2个,使用借贷资金30-50万元,促进了水乡乡村游、螃蟹产业合作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运行新模式。青松水产合作社组建了“青松电商”团队,入驻天猫旗舰店、京东、苏宁等十多家电商平台,创建淘宝电子商务村,线上销售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充分发挥了合作引领能人带动作用。

  四是扶持合作增收,促进低收入农户稳定增收。为探索建立帮扶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全区创新组织建立低收入农户增收合作社行政村全覆盖。通过各类帮扶资金,支持村低收入农户增收合作社发展,并设立扶贫合作基金,投入村集体经济发展并形成新的收益,折股量化分给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2017年,市区“三会”扶持花庙联系村低收入农户增收合作社资金20万元,该项目计划帮扶低收入农户52户,加入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及苗木基地打工增收,并通过增收基金增值收益实现了年度分红,年内,低收入农户增收合作社,为低收入农户52户、73人分利12556元,人均收益172元。

  三、下一步打算

  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进入“十三五”,区“三会”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助力深入推进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行动,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突出合作扶贫、精准扶贫,共促乡村振兴。

  一是以项目帮扶为重点,着力扶持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项目帮扶上,圩区以螃蟹养殖为重点的特种水产,山区以有机米、有机茶果等为重点,着力扶持深化土地流转入股、资金入社及利益共享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产业增效、社员增收,帮扶贫困农户分享产业合作发展的红利。今年,区“三会”计划安排40个扶贫项目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帮扶资金达1000万元以上,帮带100户以上低收入农户加入合作增收。

  二是以资金帮扶为载体,着力扶持低收入农户增收合作社。在资金扶持上,通过安排双扶双赢项目补助资金,主要扶持8个联系村低收入农户增收合作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助力。同时,重点扶持固城镇花庙联系村低收入农户增收合作社。今年上半年,市“三会”安排专项资金10万元,区“三会”、固城镇政府分别配套安排资金各5万元,使增收合作基金总量累计达到60万元。该专项扶贫资金,主要投入村内发展特色食用菌产业并形成资产收益,折股量化给村内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按股分红,建立起资助低收入家庭增收的长效机制。

  三是以全面小康为目标  着力扶持联系点示范合作社。在典型示范上,区“三会”重点与青松水产、红松葡萄、花台农地、森源食用菌合作社及文龙家庭农场等5家示范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立帮扶工作联系点,并加大项目资金的支持力度,以吸收更多农户,尤其是低收入农户加入合作参股,激发农户入社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社员增收及帮扶低收入农户实现脱贫致富,发挥好扶贫“三会”的促进作用。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