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南京市高淳革命老区扶贫“三会”简介【5】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1/05/22    

一、“三会”成立及沿革情况

南京市高淳区老区开发促进会、南京市高淳区扶贫协会成立于1996年的。2016年又成立了南京市高淳区扶贫基金会。以上三会合署办公,简称高淳区扶贫“三会”。

三、近几年的工作及成效

高淳区扶贫“三会”成立以来,得到了历届区委高度重视和省市扶贫“三会”的关心及社会各界各方面的积极支持。三会驻会人员努力拾遗补缺,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凝聚力量,吸聚整合资源,开展帮扶工作与老区宣传,为助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起到了支撑作用。

(一)从资金扶持上帮带

一是针对农村帮扶中的资金需求,每年会同区农村商业银行,以基准利率为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农户发放贴息贷款,并由区“三会”和街镇分会落实贴息,扶持发展螃蟹养殖、蔬菜等经济林果种植,带动农户参与经营和就业。 2020年发放贴息贷款770万元,扶持项目42个,帮带300多农村低收入户实现增收。据统计,近五年累计发放贴息贷款3200多万元。同时市“三会”下拨一定的贴息资金,扶持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带动产业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二是利用市“三会”扶贫周转金,扶持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和固城街道花庙村,发展螃蟹产业与食用菌,帮带低收入农户就业和村壮大集体经济。如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螃蟹经营规摸扩大、花庙村开发的工厂化蘑菇生产,除实现自身增收、实力提升外,每年带动上千劳动力就业增收。三是区街镇协会建立专项基金,目前己达1200多万,每年所产生百万元收益用于助学、救困等帮扶项目。同时通过多渠道争取,为固城街道花庙村、阳江镇湖村筹集专项资金400多万元,用于扶贫攻坚,其中花庙村360万元,助力经薄村脱贫。组织区街镇协会,参加省市“三会”“99公益日”项目捐款,为疫情防控和助学扶贫开展援助捐赠活动,成效明显。

(二)从民生改善上解忧

一是捐资助学。市区“三会”持续多年在固城街道花庙村、阳江镇西莲村开展助学活动,2013年至今累计捐资18万元,资助贫困生180名。他们中有留守儿童、有单亲家庭和因病致贫家庭子女。目前,受资助对象有的从高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一份力量。2017年,区“三会”与区发改局合作,联系深圳、广州高淳籍创业人士联谊会,组织30多名扶贫志愿者累计捐资17万元,资助8个扶贫联系村的贫困生170多名,加上其他渠道增加的捐资,资助贫困生累计超过220名。当年还推荐扶贫志愿者——市经信局一退休干部,坚持每年从其生活费中挤出4000元,结对资助高淳区东坝街道河南村上中学的两位贫困生,资助期到大学毕业,使这两位贫困家庭子女人生成长轨迹得到明显改变。2019年,区“三会”牵手香港魏氏集团董事长魏建军,向其母校——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一次性捐资50万元,在其校设立专门助学金,并由校每年从中支付10万元,用于奖励该学校高考中成绩突出的贫困生、特别优秀生和为高考教学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玉凡杯”教学奖从2019年至今己颁发两届,有116名高考学子和优秀教师受到奖励,对推进全区教育扶贫起到了重要激励和驱动作用。2020年,专门筹资对全区考取高校二本以上的17名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家庭子女,每人发放3000元助学金。同时由省”三会” 与省农村信用社合作开展”滴水.筑梦”助学,为湖滨高级中学高一年级20名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捐资6万元,此项活动持续三年。二是技能培训。采取协会“补”、扶贫驾校“免”等形式,为贫困家庭子女报名学驾,帮助他们拓展综合技能和就业。2013年至今,已为50多户农村家庭提供驾培,并获得证照。与街镇联合,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组织农户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参加种养技术及家政服务业务知识培训。2018年-2020年,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40期,参训人数3850多人次。三是访贫问苦。每年结合“扶贫日”和新春送温暖活动,走访和慰问贫困农户5-6次。在固城街道花庙村荀广东、赵卜华家,市区“三会”今年已是连续六年专程走访,累计分别送去了万元慰问金,为这两户经济上困难的家庭增添了一份温暖和生气。前年扶贫志愿者单位南京高盟房产有限公司,由区“三会”牵线,自发组织公司员工捐资5000元,走访慰问了桠溪街道跃进村的5户贫困家庭。多年来,区“三会”还与区政协慈善总会合作,每年春节前下拨专项资金,补助低收入农户。仅2020年下拨贫困户补助金8.1万元,由街道镇村安排到户,共慰问贫困农户131户,近五年累计下拨专项资金40多万元,使之从中进一步感受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从老区宣传上给力

一是为传承红色基因建言。针对原溧高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现桠溪街道跃进村西舍自然村,原有革命遗址及建筑物由于年久失修,现已荡然无存,当地老党员盼望修复的实际,区“三会”通过专题调研,及时向区委提出保护“西舍红色堡垒”革命遗址的建议,引起市区领导重视,并从资金上支持,先期投入600多万元,为该村进行了村庄环境整治,修建了溧高县抗日民主政府大礼堂、新四军兵工厂、纺织厂等10多处革命遗址,建立了历史陈列馆,陈列和展出照片400多幅、历史文物350多件,2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今年,抓住迎接建党百年华诞之际,由区投入5200万元对西舍红色堡垒提档升级,将此打造成集“红色文化、美丽乡村、古村落”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近期中共高淳地区党史馆新馆建成己对外开放。西舍红色堡垒现已列为省市党史教育基地,前去参观的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外地观光者络绎不绝。二是为讲好老区故事留史。根据中国老促会部署及省市老促会要求,在区委的关心和支持下,高淳区老促会于2017年开始,组织专门人员经过精心编写、严格审阅、反复修改,完成了《南京市高淳老区革命发展史》编纂,全书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高淳革命史、社会主义时期高淳建设史、新时期高淳改革开放史和新时代高淳砥砺奋进史四个部分,详情记叙了高淳百年发展历史。该书约20万字,已列入<<全国革命老区发展史丛书(江苏卷)>> ,于2020年由《南京出版社》出版,由本会陆续发至机关、学校、企业和社区。为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党史教育,铭记历史和教育子孙后代提供了生动史料。同时以此作为献给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一份礼物。三是为扩大老区影响助力。近年,一方面联系高淳老区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展开联合调研,在反映其做法、经验、成效的同时,注意针对存在问题,积极向上提出建议,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注。另一方面重点围绕高淳老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推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全面小康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新变化,涌现的先进典型,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专题报告,印发区内有关部门、衔镇,发送省市以上期刊,广泛深入宣传老区变化及精神面貌,进一步激发老区干部群众创业奋斗、开启新征程的热情,扩大高淳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影响力、关注度。(李云执笔)2021年5月20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