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创新养殖模式 助力增产增效——创新“双龙虾”轮养殖模式初探(浦口)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3/03/15    

根据专家研究和实践证明:“双龙虾”试验示范项目是指小龙虾和澳洲淡水龙虾轮养殖的新模式。2022年浦口区龙虾养殖行业协会采用早春中低温季节养殖小龙虾,夏季高温养殖澳洲淡水龙虾,这种轮养殖的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塘口利用率,提高亩均养殖“双龙虾”产量,而且能够促进养殖户增产增效,推动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一、“双龙虾”轮养试验示范项目实施背景

(一)必要性

1、近年来,市场对6钱以上大龙虾需求短缺,价格一直较高,一般在35-60元/斤之间,但能生产出大龙虾的养殖户和塘口很少。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养殖户舍不得清塘,导致密度无法控制,造成小龙虾的规格严重参差不齐,大规格龙虾比例偏低;通过轮养模式强制性清除剩余龙虾,为多年来推广“定量放养,育养分离”模式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实现小龙虾养殖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要求。

2、目前,浦口区池塘养殖龙虾3000余亩,稻田养殖龙虾1500亩左右,主要是春季养殖,夏季高温从5月底到10月初处于弃养状态,秋季受螃蟹市场冲击,真正养殖龙虾的不多,造成塘口全年利用率低、亩均效益低的双低现象。

3、实践证明,在同一塘口,不需要增加硬件实施投入的情况下,采用夏季高温养殖澳洲淡水龙虾,晚秋及早春中低温养殖小龙虾的轮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塘口利用率,增加亩均效益。

(二)可行性

1、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已经成熟。淡水澳龙自90年代初引入中国,历经近30年,一直以来因苗种和配套技术等原因未能大面积推广。近年来,随着相关“卡脖子”技术的突破,解决了种苗繁殖问题,形成了一套养殖标准,在浙江湖州、江苏常熟等地区已经获得成功,每亩水面产量突破500斤,有的在800斤以上。

2、淡水澳龙与小龙虾均为螯虾类物种,生长所需条件及养殖技术有着高度一致,无需增加养殖设施改造成本,也无需在技术上进行过多的培训。

3、轮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塘口设施、养殖技术和养殖经验。澳龙生长所需温度在20度以上,浦口地区每年5月底至10月10日左右水温可以满足其生长需要,而在这4个多月时间内正是小龙虾发病高峰期,也是小龙虾休夏期,绝大多数塘口处于弃养状态。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正好弥补此阶段时间上的空白。

4、轮养模式不仅带动小龙虾种苗的高质量发展与销售,而且可以实现优质小龙虾种苗由被动销售到定购式主动销售的转变,实现良种与良法的结合,良种与投入的配套,真正发挥优质种苗的生产潜力。

二、“双龙虾”轮养模式的做法

(一)深入考察调研,科学论证立项

2021年9月由国家农创园首席专家提议并对接浙江省淡水所,提出澳洲淡水龙虾与小龙虾轮养新模式试验示范,由南京螯龙研究院承担并组织实施。浦口区乡村振兴“三会”结合2021年优质科技小龙虾苗种推广的成功案例,在深入考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立项。2021年12月8日浦口区乡村振兴“三会”带领南京螯龙研究院相关人员到浙江省淡水所考察淡水澳龙养殖情况,向浙江省淡水所高级农艺师详细了解淡水澳龙养殖生长和浦口地区养殖澳洲淡水龙虾试验示范等相关情况,并深入浙江省淡水所淡水澳龙繁育车间和种苗繁育塘口进行实地考察。

(二)明确发展思路,制定支持政策

经过2个多月考察论证,2021年12月20日由南京螯龙研究院正式提交“双龙虾”轮养项目可行性报告和实施方案。浦口区乡村振兴“三会”经过多次研讨,充分论证了淡水澳龙与小龙虾轮养模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于2022年初专门制定一号文件,明确“双龙虾”轮养项目的扶持政策。

(三)制定实施方案,有条不紊推进                                                         

1、项目实施的目标。 小龙虾与澳洲淡水龙虾轮养模式的关键,在于小龙虾和澳洲淡水澳龙的上市时,特别是澳洲淡水龙虾的单只规格。围绕澳洲淡水龙虾上市规格,目前采取两条措施:一是采用二段标粗,提供大规格种苗外塘放养,让澳龙快速生长期与本地自然资源高度融合;二是合理运用高蛋白动物饲料,加速其生长,实现提前上市或大规格上市。小龙虾与澳龙的衔接时间点在4月底前必须全部清塘,重点培育大规格小龙虾秋苗放养,确保5月-6月份大规格商品龙虾上市。

2、项目实施计划安排。经塘口考察和综合因素评判,确定浦口区5家作为试验示范单位,分别是南京简诺养殖合作社10.5亩,南京林涛怀善家庭农场12.2亩,南京澎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12.8亩,南京清泉谷生态农业19.7亩,南华鼎茶叶合作社4.8亩,共计60亩。

3、项目实施步骤。1)技术团队准备:区龙虾养殖行业协会出资与浙江淡水所签订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合作协议,明确养殖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现场管理等。(2)种苗生产准备。种苗来源和标粗设施及技术规范准备。(3)示范推广准备。1)推广对象、地点、面积落实:区龙虾养殖行业协会与浦口区、溧水区具备养殖条件、养殖经验、养殖能力的相关企业达成该项目试验示范的共识。2)养殖技术模式衔接落实。2021年12月底前,共同完善模式细节落实和各试验示范内容的划分及技术衔接。3)不定期观摩培训。组织试验示范企业和有意向的养殖户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不定期观摩交流,为下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支撑。4)总体时间安排。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户外塘放养时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养殖户养殖时间:10月下旬至第二年4月底。

(四)探索养殖路径,明确技术要点

澳洲淡水龙虾在浦口地区养殖成功的关键,是成苗率、生长速度和每只的规格;效益高低的关键,是上市时间、销售渠道和市场价格。

澳洲淡水龙虾在浦口地区养殖总体思路:一是采用“二段标粗”方式培育大规格苗种在外塘放养,把澳龙快速生长期与本地自然资源有效结合,培育大规格商品澳洲淡水龙虾;二是尝试高动物蛋白与饲料配合,提高其生长速度,做到提前上市。三是拓展销售渠道,增加经济效益。

1、苗种标粗和投放安排。第一阶段标粗:由南京螯龙研究院基地利用地下泉水资源和连栋大棚优势,进行第一阶段标粗, 2022年4月上旬放苗,时间30天左右,育出35万尾以上。第二段标粗:2022年5月上旬,由各试验示范养殖户自行标粗,每亩按3000尾苗种标粗,时间25天左右,确保每亩大规格苗2200尾左右。 5月底准备外塘放苗,养殖成苗率90%左右,每亩苗虾2000尾以上。据统计,今年浦口区5家试验示范已实现每亩商品虾产量400斤左右,单只100克以上澳洲龙虾占60%。

2.标粗前准备。2021年12月底前,完成种苗第一段标粗池的配套建设,完成技术衔接人员和技术培训;2022年1月考察苗种基地,落实进苗单位;2022年3月底前各试验示范户完成第二段标粗池建设和养殖塘口清理、消毒及水草种植等。

第一阶段:由南京螯龙研究院清泉谷基地完成

(1)建设10000平方连栋智能温室,配备独立泉水供应系统、应急加热系统、自动供氧系统。(2)3月底前完成塘口消毒、清杂、培植水草等。(3)4月10日左右标粗1厘米黑头苗,5月上旬供应试验示范户2.5厘米左右一段标粗苗种。

第二阶段:由试验示范户完成

(1)利用薄膜小棚,构建集中标粗区。建设薄膜小棚,根据养殖容量,设定小棚面积,构造适宜澳洲淡水龙虾标粗的池塘。(2)栽植水草:以轮叶黑藻为主,水位深度高的可适当栽植伊乐藻。(3)培肥水体、丰富饵料。分析小棚水质和土质,根据水体情况,确定施肥方案,培育浮游动物。(4)添加游离核苷酸,增加诱食性。发挥游离核苷酸在虾苗标粗阶段对虾苗生长的促进作用。(5)复配菌剂,调节水质持续检测水体,筛选合适菌剂调节水质。

3、外塘塘口准备。闲置塘口12月底前干塘、消毒、清污、冻土。3月份复水栽草,栽草前做好安保和水体其他生物灭杀工作。龙虾养殖塘口4月底前完成清塘、清虾、清杂、消毒等工作。

4、苗种放养和标准化养殖。每亩放养3000尾,规格在4厘米左右,严格按标准化养殖模式进行。

5、提前做好销售准备工作。8月份澳龙100克左右时,要组织电商平台、媒体、高端餐饮等观摩和品评,落实意向性销售方案。

6、出塘销售和小龙虾秋苗预定工作。9月份开始销售,10月10日前全部出塘;同时预定预售小龙虾秋苗种。

三、项目成效显著,实现增产增效

(一)种苗培育情况

2022年,浦口区乡村振兴“三会”扶持“双龙虾”项目购买澳洲龙虾种苗,分别从浙江淡水所,扬州及常州购买50余万尾黑头苗,经南京鳌龙研究院清泉谷基地提早标粗和二段标粗,5月20日开始投放试验示范点。2022年试验示范5户,累计投放近30万尾苗种,平均投放规格4.8厘米。据了解种苗规格比其他地方正常标粗苗大30%。

(二)澳龙生长情况

2022年7月份检测显示:各试验示范户的澳龙个体大小不一,清泉谷基地平均体长 13 厘米,林涛怀善家庭农场10 厘米,简诺合作社 10 厘米。根据中秋前现场捕捞统计:每只澳龙重50-75克,占比50%以上;到10月份每只重100克以上,占比50%以上。预计亩产在350斤以上。

(三)亩均效益情况

2022年9月7日永宁简诺合作社抽查:“一亩水面投放澳洲淡水龙虾种苗约5000尾,出塘时每亩能收获350斤左右的商品龙虾,每斤成虾的出塘价为60元至80元,养殖一亩澳洲淡水龙虾可实现产值2.1-2.8万元,除去每亩12000元左右的成本,年亩利润0.9-1.4万元左右。小龙虾的年平均亩产量在260斤左右,每斤出塘收购价格22元左右,年平均亩产值达5720元,年亩利润2900元左右。养殖“双龙虾”,年亩利润1.2-1.7万元左右,比单纯养殖小龙虾每亩增效1万元以上。

四、项目实施的几点体会

(一)社区是贴近群众的基层组织,要运用国家农业政策、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与潜能,做好项目引进和组织实施,以项目看得见的成效,引导试验示范户更新思想观念、改进生产经营模式、提高技术水平,为布好局,开好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力量。

(二)南京鳌龙研究院要加强与科、研、院、所等单位的联系,及时嫁接最新科研成果,引进新技术,不断提高种苗的科技含量,使种苗在养殖各要素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根据试验示范户的情况看,养殖中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是养殖技术,其次是养殖前的各种要素准备,第三是要加大技术培训的力度。

(四)因受苗种数量限制,试验示范的范围偏小,影响力有限。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认真总结今年实施澳洲淡水龙虾与小龙虾轮养殖模式的经验与不足,计划明年在今年试验示范60亩的基础上,扩大到200亩;

(二)尝试稻田套养淡水澳龙20亩(全区稻虾共养3000亩,示范意义重大);

(三)考虑澳龙养殖苗种成本较高等因素,明年计划尝试试验示范罗氏沼虾与稻田套养模式50亩;

(四)由浦口区龙虾行业协会牵头,依托南京螯龙研究院清泉谷基地,成立“三虾”(小龙虾、澳洲淡水龙虾、罗氏沼虾)养殖联盟,共同打造”泉水龙虾”品牌,将早虾、大规格虾经泉水提质,走高质量、高端市场发展的路子,充分发挥地域品牌优势;同时委托简诺电商平台开发预制菜,拓展中、小规格龙虾销售市场。

(五)认真总结南京螯龙研究院采用黑水虻养殖的成功经验,推广低成本、高质量养殖模式,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