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江宁区“三会”大力开展扶贫志愿者活动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3/05/13    

江宁区“三会”自2016年开展扶贫志愿者活动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围绕协会的宗旨和职能,摸清底数、理清思路、拿出举措,建立工作台账 ,提升帮扶志愿者工作质量,形成区、街道、村组联动的扶贫网络队伍,志愿者达1769人,受助人数突破6000人次,使帮扶志愿者服务工作成为区“三会”工作的一大特色和重要载体。同时出台了《关于开展扶贫志愿者活动的实施意见》,对指导思想、夯实基础、拓展队伍、丰富内容、注重实效,统计建账、强化管理、表彰激励、加强宣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以身作则、带头示范

“三会”组织是扶贫志愿者队伍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区“三会”和街道分会领导和驻会人员都以身作则,主动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带头当好志愿者,并至始至终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特别在“99”公益募捐活动中,所有人员都主动参与了公募,捐款都在500-6000元。他们不仅自己主动参与活动,还动员其配偶子女及亲属,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公益募捐。区“三会”孟向前会长、刘春宝副会长、刘先顺副会长、驻会全体同志和各街道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每年个人捐款额都在1000元以上;江宁街道分会原会长陶德喜一次捐资6000元,原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达才连续二年分别捐资2000元;汤山街道分会原会长陈桂英一次捐款5000元,副会长李春萍、秘书长潘薇薇等5名分会成员也连续二年分别捐款600-2000元不等。

健全组织、汇聚力量

有健全的村(社区)扶贫小组和不断壮大的民企扶贫小组,才是组建和壮大志愿者队伍的基础,区“三会”要求各街道分会每年初对全区201家村(社区)扶贫小组成员重新完善并上报扶贫小组名册,确保队伍健全并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要求各街道分会不断地壮大发展民企扶贫小组,即在上一年民企扶贫小组队伍基础上,每年新增2家民企扶贫小组,目前民企扶贫小组队伍已达238家,在这两支队伍的基础上,把扶贫小组成员全部吸收为志愿者,真正发挥了志愿者队伍开展活动的基础作用。目前,全区扶贫志愿者队伍主要由五部分人员构成,一是区“三会”和街道分会全体理事及全体驻会人员;二是村(社区)扶贫小组全体成员;三是民企扶贫小组全体成员;四是有帮扶愿望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家庭农场及新型农业经济体负责人;五是老党员、老干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规范有序、强力推进

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一是建立以“三会”人员为核心的组织管理层,负责组建队伍,明确要求各街道分会会长由在职区管干部担任,强化活动执行力度;二是建立扶贫志愿者登记名册,发放扶贫志愿者荣誉证书;三是督促检查落实帮扶措施,年初填报帮扶意向,年终统计、评价、考核帮扶实绩;四是及时将参与自愿者服务活动情况逐一填入荣誉证书之中;五是根据年初工作计划,适时组织开展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六是做好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管理、宣传和总结表彰工作。

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根据志愿者各自特点和优势,倡导帮扶形式多样化。主要帮扶形式有:一是资金帮扶。捐助爱心资金,解决贫困户家庭经济困难或创业项目中的资金缺口;二是助学帮扶。解决贫困户子女上学,解决贫困学生就学难题;三是项目帮扶。为帮扶对象提供项目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介绍、扶助相关项目,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四是就业帮扶。联系、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使他们有固定的劳动报酬;五是科技帮扶。开展科技知识、实用技能培训,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他们致富能力;六是突发困难救助。对特困患者进行义诊义治,对因病、因灾等突发原因造成的特殊困难给予帮扶;七是其他公益性帮扶。开展助残扶弱,为残疾、孤寡、失独等生活不能自理的弱势人员提供义诊和心理疏导等公益性服务。

强化考核、壮大队伍

自2018年起,区“三会”每年都将志愿者人数的递增,纳入区“三会”对街道分会基础考核的内容,要求各街道分会扶贫志愿者人数,在往年的基础上每年递增20人以上,及时颁发荣誉证书和上报扶贫志愿者活动信息,占百分制基础考核分值的6%;其次,要求各街道分会都要建立健全扶贫志愿者微信群,并能有效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占百分制基础考核分值的6%,这些微信群的建立,方便了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

宣传表彰,营造氛围

为进一步提升扶贫志愿者活动水平,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弘扬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表彰典型,树立标杆,扩大影响,力求动员更多地社会力量,参与到老区开发和扶贫帮困工作中来。2019年,根据《关于开展推荐和表彰“最美扶贫志愿者”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区“三会”会长、各街道分会会长及部门、企业理事单位组成,负责活动的总体安排、组织动员、审核认定、监督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活动的日常工作和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组建“最美扶贫志愿者评审团”,由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和部分理事单位的理事组成,并适当聘请社会人士参加,负责推选、评议最美扶贫志愿者。经过层层推荐和选拔,由最美扶贫志愿者评审团通过投票评审,最终选出了18名同志为“江宁区最美扶贫志愿者”。区“三会”专题召开了表彰会,将受表彰的“最美扶贫志愿者”的事迹在江宁报、区电台、区电视台作宣传报导,并在区“三会”工作动态刊登,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坚持把开展“扶贫志愿者活动”的总结表彰活动形成一项制度,确定每两年开展一次“最美扶贫志愿者”和“扶贫工作优秀组织者”评选和表彰活动,推动了扶贫志愿者活动的持续发展,为优化社会风气和扶弱帮困注入正能量。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