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2024年第1期(总134期)简报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4/01/22    

瓜果蔬菜溢出的醉人清香

              一一来自高淳区砖墙镇西江村的调查


虽是隆冬,西江村的蔬菜大棚内仍是绿色盎然,不断传出阵阵芦蒿的清香。这里有150多亩土地,新建144个8332钢管大棚,长年种植芦蒿等瓜果蔬菜。特别是在春节之前,每年种的芦蒿,提供给周边市场,不仅带来效益增加,而且带来农业种养结构调整、优化,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拓展了新的路径。

    砖墙镇西江村地处水阳江高淳相国圩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都是青一色螃蟹养殖。但随着周边及全省、全国养殖面积扩大,市场和养殖效益受到影响,农户间养殖水平参差不齐,差距拉大,效益欠佳,少数塘口出现亏损以至撂荒。镇村针对螃蟹养殖业发展变化和出现的新情况,尊重农户意愿,及时制订和调整发展规划,率先选择在西江村流转闲置塘口,借助政策支持,先后在大花滩、陡门垾、鸭宕垾对抛荒和部分低产塘口进行改造,新建连栋大棚、8332钢管大棚400多亩,引进专业户种植芦蒿、西蓝花、花菜、盘菜、儿菜、西瓜、圣女果等瓜果蔬菜,除销售本地,远销浙江、安徽和省内周边地区,实现了经营效益提升、产能增加、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目标。

    来自安微宣城狸头桥一种植大户,原在栖霞八卦洲种了8年芦蒿。2021年到西江,承包了150亩钢管大棚,首期种植了100多个大棚的芦蒿,同时种了圣女果和西瓜,线上线下主销周边和高淳本地,亩收益达2万多元,除去成本,亩均收入超过5000元。集体和村民从中分得红利20万元,30多名长年在基地打工的村民,每年获得工资报酬80多万元,人均增收2万多元。

    2022年以来,又在陡门垾、鸭宕垾改造低产塘口190多亩,新建钢管大棚。从浙江、北京地区引进专业种植大户,种植西瓜、西蓝花、花菜、盘菜、儿菜等瓜果蔬菜,亩收益在万元以上,最高达3万元。浙江2个种植大户,2022年到西江鸭宕垾租赁170亩平整好的塘口土地,分别种西瓜、西红柿,种蔬菜、草莓,发展前景可喜。种植大户曾华兵,夏季种植西瓜120亩,亩产量达到15000多斤,批发销售,每斤售价1.6元,亩收入达到2.4万多元。秋冬套种了花菜、西蓝花、盘菜、儿菜,其中花菜、西蓝花亩产量3000一4000斤,批发售出,每斤售价2一3元,亩均收入也达一万元以上;种植的盘菜、儿菜,亩产量达到5000多斤,每斤售价2一2.5元,亩收入在一万多元,除去成本,亩净收入达3000元左右。村集体和村民从中获得每亩每年1800元到2000元的大棚租金收入,流转的村民土地,每亩每年获租金收入1000元,还带动村民打工,增加收入160多万元。

    同时,成立专业合作社,为之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2023年仅帮助销售西瓜、甜瓜、花菜、西蓝花、儿菜、盘菜等果蔬,实现销售收入120多万元,盈利23万多元。此外,还在大花滩建设50亩钢架连栋大棚,每年获租金收入15万多元;租给禾田越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110亩优质水稻,每年获土地租金亩收入上千元,为村集体和村民增加了收入、拓宽了路径,也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增添了动力和支撑。

    深冬季节,当又一次走进西江,看到那片大棚以及清香扑鼻的绿色菜地,看到那美丽水乡、富饶土地给村民带来的愉悦,村民不时地点头,或许对这片希望田野充满了更多憧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