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三会首页
三会概况
文件通知
资讯动态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
专项公示
经验交流
爱心企业
牵线搭桥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动态
/ 本地资讯
江宁区“三会”赴宿迁、淮安、盐城三市、区学习考察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5/04/09
为学习借鉴兄弟地区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三会”在产业帮扶、慈善募捐、助学帮困、红色传承、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3月25日至28日,在市“三会”李志强副会长、江宁区“三会”会长孟向前率领下,江宁区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三会”驻会人员和各街道分会会长一行14人,赴宿迁市、淮安市淮安区、盐城三地“三会”学习考察,通过参观考察和座谈交流三市、区“三会”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使大家深受启发,对进一步做好我区“三会”工作充满了信心。宿迁市“三会”始终把农村产业帮扶作为“三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年来,他们平均每年使用省、市“三会”示范项目引导资金500万元,帮扶农村产业项目10多个。2024年所帮扶的农村种、养、加产业项目各个产销两旺,吸纳790个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带动410多户农户增收。市“三会”还与泗阳县“三会”联手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在洪泽湖沿线开展优质富硒水稻实验示范,投入20万元,建立富硒水稻示范基地1000亩,并实行生产、加工、销售融合发展,提高了稻米品质和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拓展产业帮扶项目,投入8.5万元搞富硒鸡蛋、富硒桃、富硒食用菌实验取得了成功,从而扩大了优质农产品种类,促进了农民增收。 淮安市淮安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乡村发展协会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强化“四有”会员、“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老区精神宣传三支队伍建设,创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从2010年起,他们在全区镇村启动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技术上有专长、创业上有本领的“四有”会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区以发展“四有”会员2900多人。几年来,广大会员响应区“两会”号召,领办、创办各类企业560家,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就业1.6万余人。2020年起,区“两会”将部分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动员起来,组成“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队,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全区共组建17支镇街级“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队,“五老”人员320多人;340支村居“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队,人员达到2188人。4年多来,“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726起。区“两会”还建立了一支100多人的老区精神宣传志愿者团队——阳光艺术团,以宣传革命老区精神为主,常年活跃在社区、农村、学校,自编自演红色题材的文艺节目,先后编排了《淮上赞歌》等6台大型歌舞节目在区内外演出230余场,观众达12万人次。全区镇街共有宣传队伍36支、村居老年文艺队116支,共有队员近2000人,每年组织演出100多场次,观众超过2万人次。 盐城市“三会”紧扣老区话语,聚焦红色元素,深入推进理事单位结对服务红色镇村活动,挖掘保护和宣传利用红色资源,编撰出版《基因——红盐城市红色资源通览》一书,弘扬老区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该市“三会”还探索出新形势下,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的运营管理新办法,与金融机构合作,引导其参与慈善事业,支持“三会”开展助学帮困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三会”系统的帮扶能力和实效。 学习考察活动受到了三市、区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三会”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学习考察期间,大家还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考察了淮安区石塘镇“两会”阵地建设现场和山阳街道关天培社区分会组织建设现场,亲身感受三市区“三会”工作成就。 南京市江宁区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三会”2025年4月2日
为学习借鉴兄弟地区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三会”在产业帮扶、慈善募捐、助学帮困、红色传承、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3月25日至28日,在市“三会”李志强副会长、江宁区“三会”会长孟向前率领下,江宁区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三会”驻会人员和各街道分会会长一行14人,赴宿迁市、淮安市淮安区、盐城三地“三会”学习考察,通过参观考察和座谈交流三市、区“三会”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使大家深受启发,对进一步做好我区“三会”工作充满了信心。
宿迁市“三会”始终把农村产业帮扶作为“三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年来,他们平均每年使用省、市“三会”示范项目引导资金500万元,帮扶农村产业项目10多个。2024年所帮扶的农村种、养、加产业项目各个产销两旺,吸纳790个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带动410多户农户增收。市“三会”还与泗阳县“三会”联手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在洪泽湖沿线开展优质富硒水稻实验示范,投入20万元,建立富硒水稻示范基地1000亩,并实行生产、加工、销售融合发展,提高了稻米品质和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拓展产业帮扶项目,投入8.5万元搞富硒鸡蛋、富硒桃、富硒食用菌实验取得了成功,从而扩大了优质农产品种类,促进了农民增收。
淮安市淮安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乡村发展协会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强化“四有”会员、“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老区精神宣传三支队伍建设,创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从2010年起,他们在全区镇村启动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技术上有专长、创业上有本领的“四有”会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区以发展“四有”会员2900多人。几年来,广大会员响应区“两会”号召,领办、创办各类企业560家,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就业1.6万余人。2020年起,区“两会”将部分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动员起来,组成“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队,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全区共组建17支镇街级“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队,“五老”人员320多人;340支村居“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队,人员达到2188人。4年多来,“五老”维稳志愿者服务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726起。区“两会”还建立了一支100多人的老区精神宣传志愿者团队——阳光艺术团,以宣传革命老区精神为主,常年活跃在社区、农村、学校,自编自演红色题材的文艺节目,先后编排了《淮上赞歌》等6台大型歌舞节目在区内外演出230余场,观众达12万人次。全区镇街共有宣传队伍36支、村居老年文艺队116支,共有队员近2000人,每年组织演出100多场次,观众超过2万人次。
盐城市“三会”紧扣老区话语,聚焦红色元素,深入推进理事单位结对服务红色镇村活动,挖掘保护和宣传利用红色资源,编撰出版《基因——红盐城市红色资源通览》一书,弘扬老区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该市“三会”还探索出新形势下,基金会基金保值增值的运营管理新办法,与金融机构合作,引导其参与慈善事业,支持“三会”开展助学帮困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三会”系统的帮扶能力和实效。
学习考察活动受到了三市、区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三会”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学习考察期间,大家还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考察了淮安区石塘镇“两会”阵地建设现场和山阳街道关天培社区分会组织建设现场,亲身感受三市区“三会”工作成就。
南京市江宁区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三会”
2025年4月2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苏ICP备2023055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