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三会首页
三会概况
文件通知
资讯动态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
专项公示
经验交流
爱心企业
牵线搭桥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动态
/ 本地资讯
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5/08/12
7月30日上午,六合区“三会”召开分会长会议,全面传达了市乡村振兴促进“三会”务虚会精神,并对区“三会”上半年工作进行了深入总结,同时明确了下半年的工作安排,为推动全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动力。 会上王洪林副会长详细传达了市“三会”务虚会议精神。 王思云副会长兼秘书长向与人员做了上半年工作总结。区“三会”上半年一系工作成果斐然:在产业扶持和项目建设上,通过牵线搭桥,引进项目48个,成功引入社会资本5000余万元,推动了特色农业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例如,市“三会”帮助竹镇镇光华村引进生态大棚项目,总投资32万元,为该村壮大集体经济增添了后劲;在慈善公益方面,积极组织募捐活动,筹集资金40万余元;在助学、助困方面,为困难学生和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上半年累计发放助学金、救助金、项目直补、购岗金等近80万元,切实解决了困难学生和部分群众的生活难题;在自身建设上,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和工作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高效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下半年工作,区“三会”制定了清晰的工作计划。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扶持力度,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项目,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二是持续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拓宽募捐渠道,扩大帮扶范围,重点关注农村弱势群体,让更多人享受到乡村振兴的成果。三是精准做好助学、助困工作,让困难学生和低收入农户得及时救助。四是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展示“三会”工作成效和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最后,区“三会”戴家平会长强调要深刻领悟市“三会”务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政府的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三会”作为社会组织的独特优势,精准定位、积极作为,在筹措帮扶资金、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助学助困、农村环境改善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鼓励各分会长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勇于创新,真抓实干,确保下半年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为实现六合区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贡献力量。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六合区“三会”下半年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全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信在“三会”的积极推动和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合区“三会”工作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六合区乡村振兴促进“三会”供稿)
7月30日上午,六合区“三会”召开分会长会议,全面传达了市乡村振兴促进“三会”务虚会精神,并对区“三会”上半年工作进行了深入总结,同时明确了下半年的工作安排,为推动全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动力。
会上王洪林副会长详细传达了市“三会”务虚会议精神。
王思云副会长兼秘书长向与人员做了上半年工作总结。区“三会”上半年一系工作成果斐然:在产业扶持和项目建设上,通过牵线搭桥,引进项目48个,成功引入社会资本5000余万元,推动了特色农业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例如,市“三会”帮助竹镇镇光华村引进生态大棚项目,总投资32万元,为该村壮大集体经济增添了后劲;在慈善公益方面,积极组织募捐活动,筹集资金40万余元;在助学、助困方面,为困难学生和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上半年累计发放助学金、救助金、项目直补、购岗金等近80万元,切实解决了困难学生和部分群众的生活难题;在自身建设上,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和工作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高效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下半年工作,区“三会”制定了清晰的工作计划。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扶持力度,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项目,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二是持续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拓宽募捐渠道,扩大帮扶范围,重点关注农村弱势群体,让更多人享受到乡村振兴的成果。三是精准做好助学、助困工作,让困难学生和低收入农户得及时救助。四是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展示“三会”工作成效和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最后,区“三会”戴家平会长强调要深刻领悟市“三会”务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政府的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三会”作为社会组织的独特优势,精准定位、积极作为,在筹措帮扶资金、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助学助困、农村环境改善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鼓励各分会长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勇于创新,真抓实干,确保下半年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为实现六合区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贡献力量。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六合区“三会”下半年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全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信在“三会”的积极推动和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合区“三会”工作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六合区乡村振兴促进“三会”供稿)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苏ICP备2023055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