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深耕“三农”沃土,谱写振兴华章——新农人领跑乡村发展“致富路”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5/08/13    

在长江之滨、老山脚下,有一位新农人企业家——张思洋,他是浦口区永宁街道西葛社区人。2013年在都市打拼十余载后,带着炽热情怀与实干智慧,他毅然踏上返乡创业之路,将根须深深扎入“三农”的沃土,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丰硕果实。如今的张思洋,已成为南京简诺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掌舵人,身兼区人大代表、区工商联副主席、区家庭农场联合会会长等多重身份,被评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全国小龙虾养殖工匠……这一连串的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奋斗的褒奖,更是对矢志振兴老区乡村的最佳注解。

1、科技赋能,驶向水产养殖新蓝海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张思洋敏锐地意识到,丰富的水域资源是浦口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仅仅依靠传统粗放、低效的养殖模式难以支撑起乡村产业振兴的重任。他积极向浦口区乡村发展“三会”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区乡村发展“三会”聚焦产业项目扶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简诺公司提供了近百万元的产业贷款贴息。在区乡村发展“三会”的精准指导和技术支持下,张思洋不负信任与期待,将目光投向了特色水产养殖的创新升级。


1.jpg


“打破常规,才有出路!”这是张思洋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率先在行业内大胆尝试“小龙虾+澳洲淡水龙虾”轮养模式。这并非简单的品种叠加,而是一场基于生态位互补、生长周期契合和市场需求导向的精密农业实验。他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研究两种虾的生活习性、水温要求、饵料配比,克服了诸多技术瓶颈。例如,针对澳洲淡水龙虾对水质溶氧要求更高的问题,他引入智能化增氧设备并优化池塘水体循环系统;针对轮作茬口衔接,他精确计算小龙虾起捕与澳洲龙虾苗投放的时间窗口,确保无缝对接,最大化利用养殖水体。同时,他极具前瞻性地引进了最新“苏沪一号”新品系罗氏沼虾苗种,探索“小龙虾+罗氏沼虾”的轮养路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成为创新模式成功最有力的注脚。“小龙虾+澳洲淡水龙虾”轮养项目:一亩水面科学投放约4000尾优质淡水澳洲龙虾苗,经过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到出塘时年平均每亩能稳定收获350斤的成品龙虾。凭借其个大、肉厚、味美的品质,每斤出塘价可达50元至60元。而轮作的小龙虾,年平均每亩产量稳定在200斤左右,每斤收购价约22元。综合计算,该模式年亩产值轻松突破万元大关,年亩利润达到8000-11000元,较传统单养小龙虾(年亩利润约2000元)增效高达7000元以上。“小龙虾+罗氏沼虾”轮养项目:每亩高密度投放约30,000尾活力充沛的“苏沪一号”罗氏沼虾苗,依托科学喂养和病害防控体系,出塘时每亩收获400斤左右规格整齐的商品虾,市场认可度高,出塘价稳定在24元至32元区间。轮作的小龙虾亩产也提升至250斤左右。该模式年亩产值达16,000元,年亩利润约6500元,比单养小龙虾增效4000元以上。


这一创新不仅为简诺带来了可观收益,更如同一颗投入池塘的石子,在浦口乃至更广阔的水产养殖区域激荡起层层涟漪,引领着产业升级的方向。



2多元布局,构筑林果飘香新田园


张思洋的视野从未局限于单一产业。他深刻理解,乡村的全面振兴需要多点发力、多样融合。在区乡村发展“三会”的规划指引下,他再次展现出战略眼光和实干精神,精心打造50亩特色林果栽植培育园区。园区内,引进的品种无不精挑细选:果肉脆甜、市场稀缺的“太秋甜柿”;品质优异、成熟期早、抢占市场先机的“优瑞卡”特早熟大果蓝莓;汁多味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翠冠梨”……这些高效水果品种在此落地生根,成为园区靓丽的风景线。


张思洋深谙市场之道,对果品实行严格的分级管理。色泽均匀、果型完美、口感上乘的一级果,通过电商平台、精品商超、社区团购等多渠道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打响了“简诺领鲜”的品牌,实现了优质优价,成为公司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对于品相稍逊但品质依然可靠的二级果,他则另辟蹊径,将其巧妙地转型为蓬勃发展的研学教育项目中的重要元素。他投资建设了配套的科普教室和体验工坊,设计开发了“果树认养与成长日记”“果酱DIY工坊”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研学课程。那些挂在枝头的果实、散落园中的“落果”,不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化身为青少年亲近自然、探索植物生长奥秘、深化农业与生态知识学习的鲜活教具。孩子们在专业导师带领下,观察记录、动手实践,沉浸式体验现代农业的魅力。这片果园,不仅四季飘香,更成为了充满欢声笑语的“第二课堂”。


2.jpg


这一创新举措,产生了多重“甜蜜效应”。一是农户增收新引擎。园区日常管理和农忙时节需要大量劳动力,直接为西葛社区周边及邻近村庄的农户提供了数十个长期或季节性的稳定工作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可观的务工收入。二是产业融合新亮点。研学项目的火爆,有效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和土特产销售,显著提升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吸引力和附加值,使园区成为浦口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新名片。三是生态价值新体现。果园本身构成了良好的生态景观,美化了乡村环境,二级果的充分利用也减少了资源浪费,契合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3情系桑梓,点亮助学成长新希望


企业的根基在乡村,发展的源泉在乡亲。张思洋在带领简诺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发扬主动担当的时代精神,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时刻不忘回馈滋养他的这片土地和乡亲。他深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是乡村未来振兴的希望所在。为此,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成立了省级“简诺爱心基金”。在区乡村发展“三会”与区慈善总会的专业指导和高效协作下,该基金精准定位,定向资助浦口区范围内正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困难儿童,聚焦他们的实际需求,助力他们克服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追逐人生梦想。


3.jpg


2024年末,“简诺爱心基金”再次播撒温暖,向江浦街道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捐赠10万元善款。这笔资金被专项用于该街道部分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伙食费补贴。这份源自田间地头的关爱,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困难学子的心田,传递着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4扎根沃土,绘就老区振兴新画卷


十年磨一剑,赤诚写华章。张思洋,这位从浦口乡土走出的企业家,又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忱毫无保留地倾注于这片土地的振兴事业。他长期奋战在“三农”工作第一线,以科技为犁铧,深耕产业创新的试验田;以市场为导向,开拓多元发展的新蓝海;以情怀为纽带,编织共同富裕的幸福网;以责任为担当,点燃教育兴乡的希望灯。每一步实践,都紧扣时代脉搏,回应乡村需求,生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三农”工作者、一位返乡创业先锋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一个人大代表就是一面旗帜,老区振兴的澎湃引擎,正需要由千千万万像张思洋这样有开阔视野、有专业技术、有创新胆识、更有深厚乡土情怀的新农人、新乡贤来共同驱动。他们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连接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资源与市场的关键力量。


4.jpg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史诗,正由无数脚踩泥土、心怀家国的奋斗者们奋力书写。他们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田埂,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梦想——每一行深深的足迹,都是镌刻在大地上的、最美的“论文”;每一点看似微弱的星火,终将汇聚成燎原之势,迎来那轮映照老区山河、光耀乡村振兴之路的磅礴日出!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