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爱心如潮 助学成风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17/04/11    

  捐资助学,既能帮助解决贫困学生的读书问题,又能为贫困农户从根本上脱贫致富打下基础,还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是一举多得的善举,也是老区农村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六合区“两会”始终把开展捐资助学,列为全区“两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千方百计,宣传动员,汇聚社会各界爱心,使捐资助学蔚然成风。
  新学期开学前,区“两会”领导陪同市“两会”领导张宁生会长一行来到竹镇镇八里社区,将玄奘寺捐赠的2万元助学款赠送给10名贫困学子。以此拉开了全区“两会”新学年捐资助学的序幕,并迅速掀起了一个助学热潮。冶山街道在“倾情解民难,爱心助学生”志愿结对助学仪式上,许多爱心人士踊跃参与志愿结对助学活动,共筹集助学善款13万余元,助65名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近三年来,冶山街道分会共筹集助学扶贫款30多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家庭的学生。程桥街道分会对捐资助学十分重视积极争取领导关注和支持,新学期前后,程桥街道共筹集助学款14.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77人,其中5名政协委员每人结对帮助2名贫困学生,每生每学期捐赠1000元助学款。区工商联分会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得到了市有关企业的大力资助,向我区99名在校困难大学生,捐赠41.7万元的助学款。
  2015年,通过全区“两会”艰苦细致的工作,推荐了4名贫困家庭的初中毕业生,到扬州天海职校上学。到了开学这天,金牛湖街道金山村的村主任吴国云主动来到已录取学生王清家,准备送他到区“两会”集中,突然王清同学提出“不去读书了”,当问明不去的原因是因为家中困难,无法解决每月450元钱伙食费时,村主任毫不犹豫地从自己口袋里掏出500元钱,塞到王清学生手里。“你先去上学,有困难我们再想办法解决,不能因为经济困难,误了你的前途。”两位村干部一直陪同王清同学坐车送到区“两会”,区“两会”专门租车将4名学生送到扬州天海职校报到上学。2014年,区“两会”选送到天海职校读书的贫困学生李玲、周兰兰,已经连续三个学期得到南京市区朱国英和张巧玲两位居士的无私资助,李玲是个孤儿,周兰兰父母都重病在身,家庭十分贫困。2014年初入学时,两位居士给两名入学新生,每人一全套生活、学习用品和1000元现金,2015年年初和9月初,两位居士亲自送钱到六合,每次2000元,合计4000元,给2名贫困学生解决上学的生活费。两位居士的善举,令人十分感动。
  新学年开学前后,六合区全区“两会”共筹集助学资金89.1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09人。区“两会”在推动捐资助学的实际工作中深深感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老区人民、特别是贫困农民和有着深厚的感情,给予无私的资助,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大爱无疆、爱心如潮的社会新风貌,从而更加增强了我们搞好“两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六合区“两会”)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