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三会首页
三会概况
文件通知
资讯动态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
专项公示
经验交流
爱心企业
牵线搭桥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动态
/ 本地资讯
从“大水漫灌”到“精滴细灌”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17/04/07
——浦口区江浦街道精准扶贫纪实 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帮扶,该街道针对实际,在春节过后,扶贫分会与街道相关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立即投入帮扶村高旺社区,与社区两委会干部一道深入研讨,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精准帮扶,“变面上掌握”为“有的放矢”。一是针对高旺社区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长期落后的现状入手,2016年投资18万元,新建村组级道路4.2公里,并组建维修队对道路实施全年保洁、维护管理,同时兴办水利项目2个,投资12.4万元,改善生产条件,此外村庄环境整治投资73.3万元,安装路灯投资20万元,做到当年投入当年见效,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依托资源,因地制宜。今年对高旺社区实施以自然组为单元,以贫困户为对象,以产业开发为重点,内容包括种植、畜牧养殖、高标准农田建设、民房改造、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以及绿化等。为使这些帮扶项目内容落地生根,采取业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干部和当地村民“四位一体”措施,以市场为龙头,以龙头连基地,以基地带农户,做到实施一项,成功一项,扶持一户,致富一户,连片开发,以片带面,项目全覆盖,群众都受益。 精准识别,变“普遍撒网”为“因户施策”。高旺社区由原高旺街道大林村、差田村合并,处于江浦街道西北部,属丘陵山区,33个村民小组,农户1900户,7500人,由于受地域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发展不平衡,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有差距。贫困户和低收入户多,通过认真排查、梳理,目前全社区贫困户有15户,低收入户有66户,对此,开展“因户施策”,制订每个家庭脱贫计划,采取一户一策,责任到人,做到了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一是专人负责对口帮扶,将15户贫困家庭与15位 党员干部结成对子,负责帮助每户有1人就业,进企业上班,年收入最低要达25000-3000元;二是企业带动。对66户低收入户进行分类,通过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提高致富能力。其中安排15户由南京林大都市园负责脱贫,培养其种植苗木、花卉以及附加值高的各种蔬菜,尤其帮助农户加强对观赏苗木土地综合利用,采取树下套种农作物,套养家禽等模式,以其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有41户农户从事种植茶叶、养猪、养鸡,由于技术和市场销售等原因,导致了长期效益不佳收入不高,这部分人由全国先进专业合作社之称的南京龙霸茶叶专业合作社、奎奎黑猪等5家专业合作社负责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支持发展,以此提高种养殖技术,解决市场销售,从而达到增收致富。四是资金扶持帮其发展。对家中有劳力、有项目的10个低收入户安排75万元贴息贷款,支持他们发展。 精准管理,变“短期治标”为“长效治本”。要实现可持续、见长效,建章立制是关键的保障。江浦街道立足实际,出台了江浦街道农村扶贫开发五年规划和实施意见,并健全帮扶投入,社会参与、绩效考核等机制,努力实现变短期治标为长效治本。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街道主要领导带头建立联系贫困村制度,每半年听取一次社区工作汇报,同时督促检查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目标任务的落实与检查等环节,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见成效。各部门对口帮扶,对所列出的帮扶内容结合各自的职能,制订工作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并实施严格考核与绩效挂钩,做到帮扶不打“隔山炮”。5年内,对结对帮扶的贫困户、低收入户和薄弱村发展,一包到底,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为帮扶困难群众,江浦街道还实施保障扶贫,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临时救治制度、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截止2015年底全街道纳入农村低保、五保的贫困人口达7585人,做到“应保尽保”。 (浦口区“三会”、江浦街道扶贫分会)
——浦口区江浦街道精准扶贫纪实
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帮扶,该街道针对实际,在春节过后,扶贫分会与街道相关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立即投入帮扶村高旺社区,与社区两委会干部一道深入研讨,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精准帮扶,“变面上掌握”为“有的放矢”。一是针对高旺社区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长期落后的现状入手,2016年投资18万元,新建村组级道路4.2公里,并组建维修队对道路实施全年保洁、维护管理,同时兴办水利项目2个,投资12.4万元,改善生产条件,此外村庄环境整治投资73.3万元,安装路灯投资20万元,做到当年投入当年见效,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依托资源,因地制宜。今年对高旺社区实施以自然组为单元,以贫困户为对象,以产业开发为重点,内容包括种植、畜牧养殖、高标准农田建设、民房改造、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以及绿化等。为使这些帮扶项目内容落地生根,采取业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干部和当地村民“四位一体”措施,以市场为龙头,以龙头连基地,以基地带农户,做到实施一项,成功一项,扶持一户,致富一户,连片开发,以片带面,项目全覆盖,群众都受益。 精准识别,变“普遍撒网”为“因户施策”。高旺社区由原高旺街道大林村、差田村合并,处于江浦街道西北部,属丘陵山区,33个村民小组,农户1900户,7500人,由于受地域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发展不平衡,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有差距。贫困户和低收入户多,通过认真排查、梳理,目前全社区贫困户有15户,低收入户有66户,对此,开展“因户施策”,制订每个家庭脱贫计划,采取一户一策,责任到人,做到了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一是专人负责对口帮扶,将15户贫困家庭与15位 党员干部结成对子,负责帮助每户有1人就业,进企业上班,年收入最低要达25000-3000元;二是企业带动。对66户低收入户进行分类,通过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提高致富能力。其中安排15户由南京林大都市园负责脱贫,培养其种植苗木、花卉以及附加值高的各种蔬菜,尤其帮助农户加强对观赏苗木土地综合利用,采取树下套种农作物,套养家禽等模式,以其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有41户农户从事种植茶叶、养猪、养鸡,由于技术和市场销售等原因,导致了长期效益不佳收入不高,这部分人由全国先进专业合作社之称的南京龙霸茶叶专业合作社、奎奎黑猪等5家专业合作社负责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支持发展,以此提高种养殖技术,解决市场销售,从而达到增收致富。四是资金扶持帮其发展。对家中有劳力、有项目的10个低收入户安排75万元贴息贷款,支持他们发展。 精准管理,变“短期治标”为“长效治本”。要实现可持续、见长效,建章立制是关键的保障。江浦街道立足实际,出台了江浦街道农村扶贫开发五年规划和实施意见,并健全帮扶投入,社会参与、绩效考核等机制,努力实现变短期治标为长效治本。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街道主要领导带头建立联系贫困村制度,每半年听取一次社区工作汇报,同时督促检查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目标任务的落实与检查等环节,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见成效。各部门对口帮扶,对所列出的帮扶内容结合各自的职能,制订工作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并实施严格考核与绩效挂钩,做到帮扶不打“隔山炮”。5年内,对结对帮扶的贫困户、低收入户和薄弱村发展,一包到底,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为帮扶困难群众,江浦街道还实施保障扶贫,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临时救治制度、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截止2015年底全街道纳入农村低保、五保的贫困人口达7585人,做到“应保尽保”。
(浦口区“三会”、江浦街道扶贫分会)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苏ICP备2023055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