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三会首页
三会概况
文件通知
资讯动态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
专项公示
经验交流
爱心企业
牵线搭桥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动态
/ 本地资讯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 扎实开展扶贫帮困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17/04/07
江宁区秣陵街道辖25个社区(村),其中21个社区,4个村。从外表上看秣陵街道接受开发区辐射和带动,经济发展理应快一些,然而实际情况是:农户绝大部分是拆迁户、失地户、失业户。由于拆迁间隔长,贫富差距大,有一部分失地农民,无地可种,就业无门,40—50岁农民,大部分找工作比较困难,没有正常的收入。拆迁补偿,带来农户“财富暴增”,如不注意正面引导,将导致今后致贫、返贫。社区之间因地域差别,发展不平衡,收入有悬殊,经济欠发达的社区,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民生工程欠账较多。因此秣陵街道扶贫帮困任务也很大。街道扶贫分会在扶贫开发中重点做好三件事: 一、资金扶持上,拓展筹集使用新方式 在资金筹集上。一是争取领导重视,分会跟踪服务。我们的优势是张金陵副书记在东山街道任职时力推建立社区扶贫资金。分会首先草拟了报告,报请分管领导。张金陵副书记在街道党政联席会通报。街道办事处决定每年拨给分会10万元,并以宁秣委﹝2013﹞59号文下发通知,要求各社区(村)健全扶贫小组,并筹集扶贫资金。文件明确了各社区(村)扶贫资金筹集的具体数额,即东善桥片每个社区6万元,秣陵片每个社区8万元,百家湖片每个社区10万元。文件发出后,张书记又逐一与社区领导通电话催办。分会的同志闻风而动,紧紧跟上,跑社区、进村庄、看账户、核数据,及时向领导汇报。到目前为止,分会筹集的扶贫资金己达85万元。全街道25个社区(村)共筹集资金206万元。二是争取社会赞助,分会积极宣传。扶贫帮困不仅是政府的事,企事业单位是扶贫帮困的生力军。我们先后召开了各种会议,向企、事业单位及有关人士介绍贫困人口的情况,讲清扶贫帮困共享改革红利的道理,通过多方努力,企业有的纷纷捐款、捐资,有的结对帮扶,落实到人。正方集团一次向街道分会捐款10万元,南京鹰皇针织有限公司、南京点润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铸造总厂等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捐款帮扶活动。南京山和轻工有限公司每年向秣陵小学全体一年级新生每人捐赠一个书包。南京牛首市政公司、荣平养老康复中心长期帮助秣陵小学单亲家庭学生缴纳伙食费,并解决了2名困难学生家长就业。分会向党政领导介绍了他们的善心义举,同时还在各种会议上宣传他们的大爱之心。 在帮扶资金精准使用上。一是扶持双带企业。我们帮扶一些正在创业或己经有一定规模、急需流动资金的种植、养殖、创业大户,这些户通过资金的帮扶,发展了自身产业,带动周边农户,起到了扶持一个双带户,带动一片就业户的效果。葡萄种植大户奚启成通过资金帮扶解决他的燃眉之急,他及时购买了钢管、塑料薄膜等,将原来的竹架大棚全部更换成抗灾能力强的钢架大棚,并引进葡萄新品种,经济效益显著增加,产量由原来的10万斤增加到了15万斤,产值由原来50万元增加到70多万元,年收入由原来的10万多元增加到20多万元,2015年比往年净收入多了10多万元。他知恩图报,回馈社会,吸收附近村的闲置人员6人就业,季节性用工100多人,还资助2名困难学生就学。霞辉庙社区的张家贵养殖观赏鱼,分会在调查论证后借了10万元的周转资金。他将原来养的鱼池扩大了1倍,生产金鱼养殖场地和产量、产值发生明显的变化,扩大了10亩金鱼池,产值由原来80多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将原来的销售门市部由3个,又增加了2个,新招收的4名职工都是本村家庭比较困难,且无一技之长年龄在50岁左右的村民,使这些人的家庭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二是选准创业户。牛首社区拆迁户刘胜美夫妇40岁左右,无技能、无职业,原来整日闲游打牌。街道分会和牛首社区扶贫小组分别无息借款1万元,他自食其力开了一家如意馄饨加盟店。小夫妇俩忙里忙外,店堂明亮,心里宽畅。他们自己说:“一年下来,赚个十万八万不在话下。”如今见人就说:“党的政策好,街道、社区扶贫帮困真帮到点子上了。” 几年来,街道分会和社区、村两级帮扶资金一共借出100多万元,受到资助帮扶的创业户和个体工商户达50多户,辐射带动200多户,受益人员500多人。 二、整村推进中,找准促进帮扶的着力点 自建东社区确定为分会的联系村以来,街道分会经常深入联系村组,开展调查研究,为社区出谋划策。建东社区是“弱弱合并”的社区,该村有3000多居民距离集镇卫生院较远,尤其是年迈体弱的村民,阴雨连绵的天气,看病就医,打针挂水很不方便。村民有呼声,社区有意向,想建一个卫生服务站。为此,街道分会做了协调服务工作。一是向区“两会”汇报,借用区老区促进会的“金”字招牌和老领导的威望,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二是向街道分管领导汇报,得到卫生服务站布点,走“正门”纳入事业规划。三是和社区联合选址,按照既方便群众又符合建筑规划的要求,确定站址。四是各方求助,争取资金和器材。通过区“两会”积极争取和有关方面的帮助支持,共投入80多万元,为该村新建了40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服务站。我们是好事多磨,经过努力,最终方便了广大居民看病就医,受到全村老百姓的称赞。我们根据分会的微弱能量,近两年来,以同样方式凭我们一双腿、一张嘴,争取到有关单位、部门的支持,为该村先后新建拓宽柏油、水泥路9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清理河道、当家塘排水淤泥1.2万立方米,还帮扶该村专业大户种植蔬菜、草莓、葡萄300多亩,搭建钢筋大棚20多万平方米。发展水产养殖,建立生态园,建起了农家乐。下一步,对社区(村)、企业扶贫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具体任务,社区(村)扶贫资金要逐年增加,借款幅度要逐年加大,扩大覆盖面。按照要求力争3年完成帮扶工作目标。 三、智力扶贫上,促成农民转型的新变化 农民贫穷的原因大多是缺少文化,智力低下,不知所措,无技无能,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提高文化水平,增强知识技能,实行智力扶贫。智力扶贫,从宏观上讲是精准扶贫,事实上是扶在点子上,是扶在潜力上。 1、多层面捐资助学。几年来,我们街道分会和各社区扶贫小组通过调查了解,排出困难学生名单共58名,分期落实资助单位。有的是社区扶贫小组资助,有的是企业扶贫小组直接帮扶,有的是街道分会帮助解决。双金社区帮扶的是考上大学,父母长年生病的困难学生范磊。南京点润科技有限公司长期帮助遭遇车祸的困难家庭妇女许正红,帮助她孩子实现了读书梦。街道分会长期资助特困生东旺社区的韩小龙、殷巷社区的陈之富。每当我们将捐资送到他们手中时,他们那种期待目光使我们心灵受到震撼,受到启迪,感受到是一种责任的期待。 2、多方式技能培训。近年来我们通过与一些种植、养殖、创业户的接触了解,他们普遍反映蔬菜病虫害的防治、葡萄品种的改良及管理、水产品的水质控制等问题制约着生产的发展。我们深知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渴望,为此,街道分会和社区、村扶贫小组多次办班培训,请来专家教授上课,先后举办了蔬菜的病虫防治、葡萄嫁接与管理、苗木移栽的要点等培训班。今年3月,我们在周里村举办了全街道水产养殖及鱼病的防治培训班,邀请了南京市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国平教授来讲课,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课,大家对水产、鱼病的防治、水质的控制有了新的认识,使广大水产养殖户受益匪浅。 3、多媒体电化教育。街道分会和社区扶贫小组经常利用现有的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多媒体开展电子信息化知识教育,使广大种植、养殖大户通过远程教育,接受科普知识和专业知识。 (江宁区“两会”秣陵街道分会)
江宁区秣陵街道辖25个社区(村),其中21个社区,4个村。从外表上看秣陵街道接受开发区辐射和带动,经济发展理应快一些,然而实际情况是:农户绝大部分是拆迁户、失地户、失业户。由于拆迁间隔长,贫富差距大,有一部分失地农民,无地可种,就业无门,40—50岁农民,大部分找工作比较困难,没有正常的收入。拆迁补偿,带来农户“财富暴增”,如不注意正面引导,将导致今后致贫、返贫。社区之间因地域差别,发展不平衡,收入有悬殊,经济欠发达的社区,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民生工程欠账较多。因此秣陵街道扶贫帮困任务也很大。街道扶贫分会在扶贫开发中重点做好三件事: 一、资金扶持上,拓展筹集使用新方式 在资金筹集上。一是争取领导重视,分会跟踪服务。我们的优势是张金陵副书记在东山街道任职时力推建立社区扶贫资金。分会首先草拟了报告,报请分管领导。张金陵副书记在街道党政联席会通报。街道办事处决定每年拨给分会10万元,并以宁秣委﹝2013﹞59号文下发通知,要求各社区(村)健全扶贫小组,并筹集扶贫资金。文件明确了各社区(村)扶贫资金筹集的具体数额,即东善桥片每个社区6万元,秣陵片每个社区8万元,百家湖片每个社区10万元。文件发出后,张书记又逐一与社区领导通电话催办。分会的同志闻风而动,紧紧跟上,跑社区、进村庄、看账户、核数据,及时向领导汇报。到目前为止,分会筹集的扶贫资金己达85万元。全街道25个社区(村)共筹集资金206万元。二是争取社会赞助,分会积极宣传。扶贫帮困不仅是政府的事,企事业单位是扶贫帮困的生力军。我们先后召开了各种会议,向企、事业单位及有关人士介绍贫困人口的情况,讲清扶贫帮困共享改革红利的道理,通过多方努力,企业有的纷纷捐款、捐资,有的结对帮扶,落实到人。正方集团一次向街道分会捐款10万元,南京鹰皇针织有限公司、南京点润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铸造总厂等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捐款帮扶活动。南京山和轻工有限公司每年向秣陵小学全体一年级新生每人捐赠一个书包。南京牛首市政公司、荣平养老康复中心长期帮助秣陵小学单亲家庭学生缴纳伙食费,并解决了2名困难学生家长就业。分会向党政领导介绍了他们的善心义举,同时还在各种会议上宣传他们的大爱之心。 在帮扶资金精准使用上。一是扶持双带企业。我们帮扶一些正在创业或己经有一定规模、急需流动资金的种植、养殖、创业大户,这些户通过资金的帮扶,发展了自身产业,带动周边农户,起到了扶持一个双带户,带动一片就业户的效果。葡萄种植大户奚启成通过资金帮扶解决他的燃眉之急,他及时购买了钢管、塑料薄膜等,将原来的竹架大棚全部更换成抗灾能力强的钢架大棚,并引进葡萄新品种,经济效益显著增加,产量由原来的10万斤增加到了15万斤,产值由原来50万元增加到70多万元,年收入由原来的10万多元增加到20多万元,2015年比往年净收入多了10多万元。他知恩图报,回馈社会,吸收附近村的闲置人员6人就业,季节性用工100多人,还资助2名困难学生就学。霞辉庙社区的张家贵养殖观赏鱼,分会在调查论证后借了10万元的周转资金。他将原来养的鱼池扩大了1倍,生产金鱼养殖场地和产量、产值发生明显的变化,扩大了10亩金鱼池,产值由原来80多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将原来的销售门市部由3个,又增加了2个,新招收的4名职工都是本村家庭比较困难,且无一技之长年龄在50岁左右的村民,使这些人的家庭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二是选准创业户。牛首社区拆迁户刘胜美夫妇40岁左右,无技能、无职业,原来整日闲游打牌。街道分会和牛首社区扶贫小组分别无息借款1万元,他自食其力开了一家如意馄饨加盟店。小夫妇俩忙里忙外,店堂明亮,心里宽畅。他们自己说:“一年下来,赚个十万八万不在话下。”如今见人就说:“党的政策好,街道、社区扶贫帮困真帮到点子上了。” 几年来,街道分会和社区、村两级帮扶资金一共借出100多万元,受到资助帮扶的创业户和个体工商户达50多户,辐射带动200多户,受益人员500多人。 二、整村推进中,找准促进帮扶的着力点 自建东社区确定为分会的联系村以来,街道分会经常深入联系村组,开展调查研究,为社区出谋划策。建东社区是“弱弱合并”的社区,该村有3000多居民距离集镇卫生院较远,尤其是年迈体弱的村民,阴雨连绵的天气,看病就医,打针挂水很不方便。村民有呼声,社区有意向,想建一个卫生服务站。为此,街道分会做了协调服务工作。一是向区“两会”汇报,借用区老区促进会的“金”字招牌和老领导的威望,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二是向街道分管领导汇报,得到卫生服务站布点,走“正门”纳入事业规划。三是和社区联合选址,按照既方便群众又符合建筑规划的要求,确定站址。四是各方求助,争取资金和器材。通过区“两会”积极争取和有关方面的帮助支持,共投入80多万元,为该村新建了40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服务站。我们是好事多磨,经过努力,最终方便了广大居民看病就医,受到全村老百姓的称赞。我们根据分会的微弱能量,近两年来,以同样方式凭我们一双腿、一张嘴,争取到有关单位、部门的支持,为该村先后新建拓宽柏油、水泥路9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清理河道、当家塘排水淤泥1.2万立方米,还帮扶该村专业大户种植蔬菜、草莓、葡萄300多亩,搭建钢筋大棚20多万平方米。发展水产养殖,建立生态园,建起了农家乐。下一步,对社区(村)、企业扶贫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具体任务,社区(村)扶贫资金要逐年增加,借款幅度要逐年加大,扩大覆盖面。按照要求力争3年完成帮扶工作目标。 三、智力扶贫上,促成农民转型的新变化 农民贫穷的原因大多是缺少文化,智力低下,不知所措,无技无能,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提高文化水平,增强知识技能,实行智力扶贫。智力扶贫,从宏观上讲是精准扶贫,事实上是扶在点子上,是扶在潜力上。 1、多层面捐资助学。几年来,我们街道分会和各社区扶贫小组通过调查了解,排出困难学生名单共58名,分期落实资助单位。有的是社区扶贫小组资助,有的是企业扶贫小组直接帮扶,有的是街道分会帮助解决。双金社区帮扶的是考上大学,父母长年生病的困难学生范磊。南京点润科技有限公司长期帮助遭遇车祸的困难家庭妇女许正红,帮助她孩子实现了读书梦。街道分会长期资助特困生东旺社区的韩小龙、殷巷社区的陈之富。每当我们将捐资送到他们手中时,他们那种期待目光使我们心灵受到震撼,受到启迪,感受到是一种责任的期待。 2、多方式技能培训。近年来我们通过与一些种植、养殖、创业户的接触了解,他们普遍反映蔬菜病虫害的防治、葡萄品种的改良及管理、水产品的水质控制等问题制约着生产的发展。我们深知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渴望,为此,街道分会和社区、村扶贫小组多次办班培训,请来专家教授上课,先后举办了蔬菜的病虫防治、葡萄嫁接与管理、苗木移栽的要点等培训班。今年3月,我们在周里村举办了全街道水产养殖及鱼病的防治培训班,邀请了南京市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国平教授来讲课,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课,大家对水产、鱼病的防治、水质的控制有了新的认识,使广大水产养殖户受益匪浅。 3、多媒体电化教育。街道分会和社区扶贫小组经常利用现有的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多媒体开展电子信息化知识教育,使广大种植、养殖大户通过远程教育,接受科普知识和专业知识。
(江宁区“两会”秣陵街道分会)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苏ICP备2023055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