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倾注爱心办实事 乐在其中无怨悔--江宁区“三会”东山分会会长 马学成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17/04/10    

  我于2010年3月接任分会会长一职,至今已有6年时间。借此机会,我想说说心里话。当初认为,都是退休下来的老同志,手上无事、肩上无担,既然街道领导安排自己做老促会工作,信任不信任倒无关紧要,做点实际工作自己在行,由于党员的责任,促使我就答应了领导的安排。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分会工作实际上是一项爱心工程,从事这项工作不容易,要做好这项工作更不容易,只有加深感情,才能热爱工作;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做好工作。
  一、用同情心去热爱工作
  我们东山街道去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按理讲,生活在辖区内的居民应该感到幸福和自豪。但少数困难家庭情况并非如此,他们的经济收入还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经过走访,有两个家庭状况使我记忆犹新。
  1、因智障致穷。中前社区经济总量以及民生事业位居全街道第二位,而本村居民仇井贤家庭情况就比较特殊。因妻子有智力方面障碍,全家生活只能靠丈夫打临工维持。在区“两会”的关心下,其子仇志国被扬州天海学校录取,在家访中我们发现该家庭除有2间2层楼房外,家中再没有什么像样的摆式,总价值超不过5000元,见此情景,对我们家访人员触动很大。
  2、因残疾致贫。龙西社区徐智明的家庭则更加贫困,因父母都有残疾不能外出打工,孩子还要读书,全家生活只能靠低保维持。家中除了一台老式彩电外,再没有其它值钱的家当。当我们了解情况后,触动很大,其后三年,徐智明被分会作为扶贫助学对象,一直扶持到他职高毕业为止。
应该讲经济的发展给居民增收带来了极大的红利,但辖区内像仇志国、徐志明这样的困难家庭还依然存在。当身边这些困难的家庭情况在潜移默化中教育我、影响我、启发我的时候,心里总不是滋味。他们在得到社会同情和关心的同时,我想人与人之间都要换位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和扶持,做点善事,伸出手来拉一把,都是人之常情,也是我从事分会工作的初衷吧。
  二、用责任心去做好工作
  提高认识讲个“理”,强化责任讲个“义”,两者合一,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我一直坚持:有热心,才能有动力;有责任,才能有作为,尽心尽责为困难对象排忧解难,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1、制订考核办法。为完成好全年扶贫开发任务,我主动与分会成员一道,在理清发展思路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从2011年开始,每年年初都要与社区扶贫小组签订考核办法,年底按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奖评,以激励机制将扶贫开发工作摆上位置。
  2、筹建扶贫资金。汤山分会资金筹建现场会以后,我们积极向街道领导申请筹建社区扶贫资金,并获得了批准。党工委于2012年2月15日发文,不到半年时间,分会筹集资金60万元,社区扶贫小组筹资120.3万元,资金总量在180.3万元,达到了预期目的。经过逐年努力,到目前为止,分会扶贫资金已达218.3万元。
  尤为感人的是,天云社区扶贫小组,辖区内服务行业居多,先后筹集了3.5万元,不足部分,社区从书记到工作人员共18人捐款5000元,从而保证4万元扶贫资金的落实。为确保筹建社区一个不少,泥塘总支书记王红旗因病在家休养,当时我和分会其他成员带上慰问品,亲临家庭看望,当得知我们来意后,王书记当即表态捐助2万元。近年来,我们硬是靠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折不扣的努力,力保扶贫资金不断增加。
  3、开展节前慰问。分会除把70户的帮扶任务,在短时间内细化到各个社区和企业外,我们还对特别困难的薛苏兰、郑德心等8户进行二次帮扶,选择了研发园等4家规模企业,实行结对帮扶2户,每户2000元。开始我想,这项活动假如不做的话也无碍大局,而年关将至,自己肩上有担子,心中有责任,一家一户不跑到,总感到心里不踏实。通过节前慰问,逐步增强了受扶户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当我们送出的温暖,能帮助解决一点困难,看到了受扶户脸上开心的样子,心里畅快多了。
  三、用真诚心去创新工作
  工作中,我不满足现状,我不因为岁数大了,抱着应付的心态来分会安度晚年,而是自加压力,尽力多做工作。我常想要么不做,既然做了这项工作,就要做好、做出成绩。不让街道领导担心,更不要让区“两会”烦心,一如既往地把工作做好,用新的理念去拓展和创新工作。
  1、资金使用。今年,我们已借出扶贫资金40万元,章村社区骆正金为扩大水面养殖业,因手头不宽裕,多年来向社区借款30多万元。当创业成功后,他始终信守诚信标准,及时归还,从不拖欠,还款率达100%。此外,我们还主动多次到养殖场,帮助骆正金到社区协调扩大征地事宜。
  佘村水产养殖户佘义祥,多年来有发展意向,苦于手头没有启动资金。为帮助他创业,我们分会每年都要借给他帮扶资金2万元,使他脱贫致富的理想变为现实。今年鱼塘收入是去年的2倍,到年底能获纯利润10万元以上。该户一直是在我们扶持下发展起来的脱贫致富典型。今年,他谢绝了分会关心,主动提出不再借用分会的扶贫资金。
  在谈到扶贫款借出问题时,这里我想多说一些。因为资金流向必须由街道主任审批后才能生效,再说我们又不在职,领导去向不明,常常为了一笔借款要跑上不少趟。此外,因工作角度不同,有时造成一点误解也在所难免,虽然当时自己心里怪不是滋味的,但事后一想倒觉得没有什么,都是为了工作嘛。
  2、扶持创业。章村社区郭孝发是湖熟街道龙都新农人。在我们分会的关心下,章村扶贫小组为郭孝发的建筑工程公司创业发展一是提供厂房;二是优惠租金;三是照顾业务等帮扶措施,逐渐改变了公司的经营面貌。2014年,公司固定资金总值发展到210万元,税后利润30多万元,员工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近年来,他用爱心回报社会,关心和帮助困难家庭脱贫,在他看来都是自己份内事。在他的帮助下,杨俊、张东顺、张成武3个家庭相继走出困难境地。
  回顾过去,我想自己的工作与区“两会”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扶贫帮困是一项社会工程,自己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而已,但还不尽如人意,更谈不上什么经验交流。借此机会,我决心带领分会其他成员,立足当前,规划今后,增强信心,破解难题,充分利用分会和社区扶贫小组的工作平台,积极营造爱心氛围,全力做好辖区内扶贫开发工作。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