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三会首页
三会概况
文件通知
资讯动态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
专项公示
经验交流
爱心企业
牵线搭桥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动态
/ 本地资讯
市扶贫“三会”简介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17/04/12
市扶贫“三会”即南京市扶贫开发协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基金会的简称。南京市扶贫开发协会和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先后成立于1996年6月与1994年11月,2007年3月经市委同意两会合署办公,南京市扶贫基金会成立于2016年3月18日。经市委同意基金会不另设机构,与两会合署办公,三块牌子,一套班子,故简称市扶贫“三会”。市扶贫“三会”属公益性社团组织,主管部门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办公住所玄武区成贤街110号。本届市扶贫“三会”共有理事79名,现任会长张宁生,副会长徐敦龙、袁文荣、吕连生、王琪,秘书长卢正生。现有驻会理事8人。 多年来,市扶贫“三会”,坚持以“扶贫开发、感恩建设老区,消除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为宗旨,按照“以情办会、规范办会、民主办会、和谐办会”的理念和“政治坚定、乐于奉献、工作出色、作风扎实、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要求,自觉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桥梁纽带,经济薄弱村基层组织的朋友和帮手,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的贴心人和志愿者。主要工作是根据中央有关老区建设与扶贫开发的文件精神,围绕省、市委和政府的扶贫工作部署,发挥社团的独特优势,并借助社会力量,为我市老区经济开发和农村扶贫工作拾遗补缺,老有所为。近年来,具体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选择部分薄弱村与欠发达村,开展定期五年一轮的整村推进工作;今年已是第四轮,共安排联系41个村(其中市扶贫“三会”重点联系5个村)。通过整村推进,提出了必须要完成的三个目标,即联系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和低收入户年增长率要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低收入户脱贫数要逐年减少,五年后全部消除;联系村综合实力五年后要进入当地中等或以上发展水平。并通过两年一次的整村推进现场会不断推进。在上一轮(三年)41个帮扶村,共实施各类项目290个,投入资金2.01亿元。 二是选择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以项目、资金、技术培训为主要扶持内容,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目的的“双扶双赢”活动。这项活动始于2008年,并通过两年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进行总结和提高。仅2015年,为联系的62家合作社提供各项资金1514万元,带动低收入户3393户,当年户均收入32880元。 三是通过市、区、街镇及村4级扶贫组织筹措了扶贫专项资金,资金总规模达4248万元,市和5个区两级已全部成立了扶贫基金会,基金总规模达3792 万元,为贫困农民提供扶贫周转金或贴息贷款; 四是组织动员社会力量为贫困农民开展捐资助学、免费驾培等扶贫助困志愿者活动。每年30名的免费驾培(已坚持了12年)和70名助学扶贫款名额,全部安排低收入户子女。今年,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百企挂钩帮百村结对帮扶活动”,我们还与工青妇组织联手,组织志愿者队伍,目前,已落实了11家企业团委和工会组织与薄弱村、欠发达村挂钩,为低收入户排扰解难。 五是调查研究,总结推广扶贫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反映老区建设与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每年不少于10篇)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建议。现有《扶贫开发与老区建设》月刊,已编辑发行了214期。并建立了《南京扶贫之窗》网站,于2017年元旦上线。 2010年11月和2015年10月,市“两会”先后荣获中国老促会颁发的“全国先进老促会”和“减贫贡献奖”先进单位等称号。2013年10月,经市民政局评估,定为社会组织4A等级。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苏ICP备2023055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