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区扶贫“三会”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政确领导下,在省、市“三会”的关心支持下,六合区“三会”不忘初心,牢记职责,积极进取,踏实工作,园满地完成了年初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六合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经验与成效,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凝聚一个共识,坚定不移抓扶贫
在上一个年末岁初,面对六合区“三会”联系的9个村、241个低收入农户,已经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这一新情况,我们主动深入到各街镇和联系村广泛调研,通过调研分析思考,我们在思想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即脱贫摘帽只是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颢,并没有解决相对贫困与脱贫后返贫问题,扶贫开发任重道远。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思考今年的工作计划时,我们明确地提出了工作思路的重点是,要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在科学精准上动脑筋。具体明确了抓好“五个继续”:一是帮扶村的联系继续;二是帮扶困难农户的政策、措施继续;三是扶贫资金渠道、途径、增量继续;四是制度完善继续;五是扶贫项目及资金到位的跟踪、督促、服务继续。
二、突出工作重点,掯住扶贫的关键
(一)积极出谋献计,帮助制定规划与目标。结合帮扶村制定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和新年工作目标的契机,区“三会”与街镇分会同志一道,共同为帮扶联系村排弱部、挖潜力,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难点,找准切入点,共同制定新的未来三年发展规划和今年工作目标,特别是督促各个联系村,村村都要明确本村的主攻目标,努力做到一村一策求突破。
(二)主动上门求援,争取项目及资金。年初,区“三会”对各联系村的发展目标进行了认梳理,对应相关职能部门分门别类整理成文字材料,带着基层的心愿,凭着“一张老脸”逐个到区财政、农业农村、交通、水务、住房与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介绍情况,寻求项目支援与帮助。今年我们帮扶联系的9个村,共实施各类发展建设项目108个,总投资20083万,其中:农业项目12个,投资575万;水利项目18个,投资3591万;财政项目26个,投资772万;交通项目4个,投资3835万;卫生项目1个,投资160万;国土顼目5个,投资6624万;环境项目35个,投资4202万;一事一议项目7个,投资324万。当年完成的项目96个,落实之中的12个。
(三)深入农户家中,了解督促“直补”。今年是我区实施困难农户发展经济项目直接补贴的第一年,为真实全面了解“直补”活动情况,我们深入到了每一户“直补”对象家中,认真了解、核实情况。通过上门入户了解情况,一是全面掌握了“直补”活动的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完善“直补”活动奠定了基础。二是发现了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典型,如冶山街道岗陈村的困难农户赵福祥,今年他才五十岁但因患严重脑梗丧失了劳动能力,在“直补”活动的影响下,年初他家饲养了13头猪,不幸的是一场非洲猪瘟使得所饲养猪全部死光,但是困难面前他一家并没有退缩,而是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前进,利用家前屋后比较空旷的有利条件,养起了370只散养鸡,预计年收入可以超过4万元;再如患有智障的单身汉方可海,也是在“直补”活动的影响下,由其哥哥、姐姐帮助他养了100只鸡、70只鸭、10鹅,预计年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三是检查中也发现极少数村,把“直补”活动与民政部门的困难救济混为一谈,把一些不具备“直补”条件的困难农户也纳入了活动之中,这个问题在新的一年中要加以克服。
(四)把握重点环节,促进发展带动扶贫。在扶贫活动中,多年来我们一直关注三个重点。其一关注资金性收入管理,努力管好用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基金,力争多增值、多带动贫困户发展经济。其二关注村级经济能力提升,一方面督促帮扶联系村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尤其是关注村发包合同到期后的重新招投标工作,如乌石社区茶叶基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另一方面督促帮扶联系村在增加资产性收入上动脑筋。其三关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我们经常深入到使用“周转金”、“贴息”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同时督促他们认真落实好帮扶困难农户工作,据统计今年六合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帮扶困难农户162户,助学16名学生。
(五)务实开展工作,全面推进扶贫活动
今年,省、市“三会”投入六合的扶贫资金为187万元,比上年增加20万元;区“三会”安排的扶贫资金129.3万元,比上年增涨17%;街镇分会用于扶贫的资金为40万元,比上年也有明显增加;合计投入扶贫资金总额为296万元。这些经费帮扶了困难农户721户、2119人;140万元“周转金”帮扶困难农户111户、303人,实施助学16人;27万元的“贴息”扶持了18个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帮扶困难农户51户;18万元购岗资金,增加了82人就业;105万元助学款,帮扶学生520人。区“三会”用于直补的资金13.35万元,帮扶困难农户45户。全年,实施农业技术培训33期,参加培训3012人次;实施职业技能培训35期,参加培训1090人次;免费培训汽车驾驶员7人,其中1人领取了驾照;输送到扬州天海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5名,这已是我区“三会”连续第13年向扬州天海职业技术学校输送生源。
三、不断探索创新,开辟扶贫新途径
在今年工作中,我们有三项活动是过去从未开展过的活动。其一是实施困难农户发展经济项目直接补贴。这项活动是我们年初到溧水区“三会”取经借鉴的做法,实施一年以来我们觉得它的最大特点是受益直接,有利于激发有经济困难、有劳动能力、有发展经济愿望农户的发展经济内在动力。其二是首次参与“99公益日”活动。这项活动不仅为扶贫开发开辟了一个资金来源的新渠道,而旦通过网络操作也扩大了社会影响。对此我们十分重视,专题开会研究,认真组织,并邀请市“三会”姚彤副秘书长上门辅导。在这项活动中涌现了一些积极参与的突出事例,如方山社区总支部副书记胡能全接到活动通知后,迅速发动党员带头参与,有几位在外地打工的党员都自觉参加了募捐活动;另外,他还动员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以及挂钩帮扶的区房产局机关人员参与;本次活动该村共有174人次参加,筹得善款7096元,比较出色地完成了募捐任务。还有乌石社区副主任陈金霞也是同样如此,受领任务后二话不说,一方面积极广泛动员,另一方面以身作则,筹得善款4364元,超额完成了区“三会”下达的募捐任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市“三会”给我区的1万元募捐指标,实际完成28451元,其中个人捐款15941元,腾讯配捐2059元,爱心配娟10557元,超额158%。其三是为推动扶贫工作社会化,区“三会”与团区委、竹镇镇政府、电信六合分公司等联合举办了“爱心青春扶贫,献礼五四百年”系列活动。
四、精心撰写打磨,努力打造精品。
为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建党一百周年,根据全国及省、市革命老区开发促进会的要求,我们区“三会”经过两年多时间数易其稿,已形成了约20万字的《六合革命老区发展史》,该书叙述了从六合有党组织活动以来到“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光辉历史,是一部全面介绍六合发展、歌颂党的领导、教肓青少年下一代难得的教材。去年形成初稿后,今年按照省、市“三会”领导和专家的指导意见,又逐章、逐节、逐句、逐字进行打磨;目前经区委、区政府领导审阅后,已从印刷厂排版后,正式交付出版社最后审核。
五、夯实工作基础,加强自身建设
为了使我区“三会”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今年我们注重了四项工作的力度:
1、注重“三会”组织自身建设,年初因工作需要调整了5名基金会理事会;同时督促各街镇分会配备秘书长,截止年终各街镇分会基本配齐了秘书长。
2、注重确保周转金安全,实现双扶双赢,今年省、市安排我区的扶贫“周转金”均全部回收并续借;使用省“周转金”的金牛山茶叶合作社,得到省“三会”的表彰。
3、重视宣传、理论研究工作,全年给市“三会”投新闻稿件16篇,被录用15篇;有1篇稿件被《中国老区建设》杂志录用;撰写论文12篇,其中有1篇是与市“三会”联合的调查报告;完成了《中国老区建设》杂志征订工作。
4、完成了扶贫开发协会和扶贫基金会年审工作。
5、认真落了省、市“三会”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认真落实了市“三会”交办的,重点联系村脱贫攻坚座谈会现场准备工作。
2019年六合区“三会”的全年工作,虽然有成效有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与不尽如意的地方。主要是整体工作不够平衡;有些工作不够细致、精确、到位;相对贫困、脱贫后返贫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2020年工作打算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市“三会”的要求,结合六合区实际,新的一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五个突出
1、突出观念更新。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提出有关“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2、突出精准扶贫。对扶贫对象、扶贫资金使用、助学人员、扶贫项目进行跟踪,做到件件落实、件件精准。
3、突出讲究实效。扶贫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既要抓好每一个过程,更要落在实处讲究实效。
4、突出自身建设。强化扶贫队伍建设,根据机构改革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三会”组成人员,充分发挥“三会”组织的作用。
5、突出完成省、市“三会”交办的各项工作。
扶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尽“三会”之责,认真做好老区和帮村扶户工作。真心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