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三会首页
三会概况
文件通知
资讯动态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
专项公示
经验交流
爱心企业
牵线搭桥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动态
/ 本地资讯
双扶双赢抓实效 不忘使命助脱贫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0/01/08
高淳区“三会” 2019年,高淳区“三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市区关于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扶贫帮扶项目使用资金达2560万元,比去年增长12.0%;项目重点扶持区街镇联系村及经济薄弱村的农地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特色项目68个,比去年增加12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38家、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大学生创业项目15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15个;实施项目帮带农户799户参加产业发展,有488户低收入家庭实现劳务打工就业增收。回顾今年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扶贫重点突出 在产业扶贫工作中,推行了五种形式:一是扶持农业产业贴息贷款项目48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19家、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大学生回乡创业企业14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15个,实施项目帮带农户365户参加合作生产,其中有低收入家庭149户参加合作发展;二是扶持“双扶双嬴”项目8个,资金支持经济薄弱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帮带161户农户,其中有低收入农户72户加入合作经营;三是扶持精准扶贫直补项目8个,资金帮扶联系村的农地股份合作社,带动178户低收入农户实现合作就业;四是扶持低收入农户增收基金项目2个。今年,市“三会”扶持联系的固城街道花庙村资金20万元,区“三会”、街道共配套安排资金15万元,使该村增收基金总额达到100万元。该专项资金,全部投入村食用菌基地建设,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资助低收入农户,实行按人分红增收;阳江镇临湖村,市“三会”扶持资金10万元,区“三会”、镇配套安排资金10万元,首期基金达20万元。该专项资金,由村投入镇农贸市场入股分红,年收益不低于10%,并落实村有镇管,确保基金保值增值;五是扶持周转金扶贫项目2个,续借专项扶贫资金80万元,支持青松水产、花庙食用菌两家示范专业合作社,发挥了龙头带领农户增收致富的示范作用。 二、精准扶贫成效明显 在精准扶贫活动中,组织了六项活动:一是组织“送温暖”扶贫活动。年初,联动区政协慈善会出资8万元,资助区街镇8个联系村的困难低收入家庭117户,其中:因病致贫家庭69户、因残贫困家庭26户、失劳及年老体弱低收入家庭22户。二是组织“关注贫困,传递爱心”精准扶贫活动。3月8日,市区“三会”、市区妇联联合组织“巾帼志愿者”走进高淳区固城街道花庙村,开展义诊、保健、疾病预防知识宣传,义诊人数达150多人;启动家政技能培训班报名,家政月嫂妇女培训达60多名;慰问低收入、贫困户的留守儿童20户,资助2万元;组织项目对接帮扶,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向村捐增款10万元,市交通产业集团党群组织为困难家庭送慰问品。三是组织高考教学奖捐赠及举行由魏建军先生捐资50万元、在高淳湖滨高级中学设立的首届“玉凡杯”高考教学奖发放仪式活动。8月9日,有500多名入学新生及受奖毕业生和教师参加活动,有39名已被大学录取的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与18名教师受到奖励,发放奖金9.9万元;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分别发言;魏建军先生、副区长邱峰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四是组织结对助学扶贫活动。8月21日,市区“三会”领导到高淳革命老区联系村——固城街道花庙村、西莲村开展扶贫助学,并举行了发助学金仪式,对部分学生以“筑梦新时代”为题撰写的体会文章进行了表彰奖励。本次活动,对高淳区8个联系村捐资5.4万元,资助学生57名,其中:初中学生4名、高中学生21名、大学生32名。同时,市经信局老干部殷俭华,专程到东坝街道河南村,对两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了结对家访,并送去助学金4000元。五是组织“99公益日”扶贫募捐活动。按照市“三会”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区“三会”领导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区、街镇、村三级协会300多名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完成了市“三会”下达高淳区“三会”网上众筹目标子计划的募捐任务。六是组织“扶贫日”走访活动。今年10月17日,组织区、镇街分会人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访低收入困难家庭活动。区“三会”全体同志参加漆桥街道分会,到双联村走访低收入困难家庭2户,安排帮扶资金3000元。 三、联系村帮扶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区镇街道继续建立联系8个村,其中: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6个、红色教育基地村2个。年初,区会领导分别逐村开展专题调研,并安排项目和资金帮扶。一是通过“精准扶贫”项目支持,帮扶联系村农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资源开发,增加村集体土地经营性收入,带动农民增收。二是落实“双扶双嬴”扶贫项目,帮扶联系村发展村级经济新业态,增加村集体资产经营性收入,带领村民致富。三是组织活动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上半年,4月16日,区召开整村推进工作现场会,参观桠溪街道大山自然村,东坝街道垄上、小茅山脚自然村人居环境提升和农业特色产业建设现场,各分会交流帮扶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就全区进一步做好联系村的帮扶提出工作意见和要求;下半年,10月31日召开街镇分会长、秘书长工作会议,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参观固城街道蒋山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调研砖墙镇三和村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乡村文明建设,走进西莲村党史陈列室、高淳区第一党组织——月亮湖党支部旧址,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四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今年以来,区镇街把科技扶贫培训的重点安排在联系村,扶持联系村通过加强职业农民技能培训,促进村民就业创业。据统计,联系村举办各类培训班28期,参培职业农民2600人次。 四、调研宣传工作亮点展现 在调研宣传工作中,一是根据市“三会”调研工作的要求,完成了市区联合课题“乡村振兴的东坝实践”专题调研报告的撰写任务。这次调研,突出反映了我区乡村振兴的典型做法,反映了当前“三农”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些民生诉求,同时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些相应建议。报告送区委后,得到区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专门作出了“‘三会’的调研报告,分析精准、建议明确…”的批示 。二是通过典型调查、信息报道,宣传了高淳老区扶贫攻坚新做法及取得的新成果。今年在市级以上有关刊物刊登我区调研文章14篇次、信息10多条。同时,印发《高淳老区》简报下发区有关部门、镇街村,为宣传扶贫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发挥街镇分会调研的积极作用。今年,漆桥和桠溪街道分会共上报专题调查报告6篇;区“三会”会同漆桥街道分会,重点就双联联系村目前扶贫与养老服务的新情况,进行探讨并共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据了解,全村1400多户、41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村民占到23.21%。这次调研,加快了双联村养老服务项目的建设。 五、编史工作顺利完成 在省市老促会及区委的重视关心下,通过历经两年多时间的努力,高淳区革命老区史顺利完成编稿工作,交南京出版社将于年内出版。特别是今年以来,编稿经过了征求意见、编委初审、省市专家会审以及有关权威部门终审,经过了体例的修正、内容的充实完善、史实的反复核对和文字的精心打磨。仅此期间,先后打印三次文稿,即《南京市高淳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征求意见稿)、(送审稿)220多本发送区相关部门、区编委成员及省市专家和有关部门,并根据反馈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可以说是几易其稿,反复修改、推敲,力求打造精品力作。目前,文稿送达出版社,总字数约22万字,并配有插图和主题照片,顺利完成了史稿的编纂。为传承红色基因,推进革命传统教育和弘扬老区精神提供了精神食粮。 六、学习制度不断完善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5月10—12日,组织区镇街道分会人员,赴徐州市马庄村和山东台儿庄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马庄村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独具马庄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马庄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基层的生动实践。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马庄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标杆,对标定位,为促进乡村振兴助力。二是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贯彻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提高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能力。三是加强“三会”自身建设。按照上级老促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老促会建设的意见,加强和完善了驻会人员的政治学习和工作管理制度的建设。同时,按社团组织管理的有关规定,区“三会”进行了年度年审年捡,并委托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对年度的财务进行审计并出具了审计报告。 2020年工作打算 2020年,将是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之年,提前部署2020年度的工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乡村振兴意义十分重要。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巩固扶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这个目标,突出抓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动员社会参与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突出帮扶困难家庭融入产业合作,促进农户打工就业增收致富;二是继续组织开展联系村帮扶,突出扶持村集体发展合作经济,促进村级发展经济增加资产性收益;三是培育壮大扶贫志愿者队伍,突出开展助学济困、公益扶贫活动,促进困难家庭激发内生动力;四是加大乡村振兴调研宣传,努力当好参谋助手,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五是加强学习和自身建设,增强开拓创新精神,认真做好新一年度的各项工作。
高淳区“三会”
2019年,高淳区“三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市区关于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扶贫帮扶项目使用资金达2560万元,比去年增长12.0%;项目重点扶持区街镇联系村及经济薄弱村的农地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特色项目68个,比去年增加12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38家、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大学生创业项目15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15个;实施项目帮带农户799户参加产业发展,有488户低收入家庭实现劳务打工就业增收。回顾今年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扶贫重点突出
在产业扶贫工作中,推行了五种形式:一是扶持农业产业贴息贷款项目48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19家、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大学生回乡创业企业14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15个,实施项目帮带农户365户参加合作生产,其中有低收入家庭149户参加合作发展;二是扶持“双扶双嬴”项目8个,资金支持经济薄弱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帮带161户农户,其中有低收入农户72户加入合作经营;三是扶持精准扶贫直补项目8个,资金帮扶联系村的农地股份合作社,带动178户低收入农户实现合作就业;四是扶持低收入农户增收基金项目2个。今年,市“三会”扶持联系的固城街道花庙村资金20万元,区“三会”、街道共配套安排资金15万元,使该村增收基金总额达到100万元。该专项资金,全部投入村食用菌基地建设,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资助低收入农户,实行按人分红增收;阳江镇临湖村,市“三会”扶持资金10万元,区“三会”、镇配套安排资金10万元,首期基金达20万元。该专项资金,由村投入镇农贸市场入股分红,年收益不低于10%,并落实村有镇管,确保基金保值增值;五是扶持周转金扶贫项目2个,续借专项扶贫资金80万元,支持青松水产、花庙食用菌两家示范专业合作社,发挥了龙头带领农户增收致富的示范作用。
二、精准扶贫成效明显
在精准扶贫活动中,组织了六项活动:一是组织“送温暖”扶贫活动。年初,联动区政协慈善会出资8万元,资助区街镇8个联系村的困难低收入家庭117户,其中:因病致贫家庭69户、因残贫困家庭26户、失劳及年老体弱低收入家庭22户。二是组织“关注贫困,传递爱心”精准扶贫活动。3月8日,市区“三会”、市区妇联联合组织“巾帼志愿者”走进高淳区固城街道花庙村,开展义诊、保健、疾病预防知识宣传,义诊人数达150多人;启动家政技能培训班报名,家政月嫂妇女培训达60多名;慰问低收入、贫困户的留守儿童20户,资助2万元;组织项目对接帮扶,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向村捐增款10万元,市交通产业集团党群组织为困难家庭送慰问品。三是组织高考教学奖捐赠及举行由魏建军先生捐资50万元、在高淳湖滨高级中学设立的首届“玉凡杯”高考教学奖发放仪式活动。8月9日,有500多名入学新生及受奖毕业生和教师参加活动,有39名已被大学录取的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与18名教师受到奖励,发放奖金9.9万元;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分别发言;魏建军先生、副区长邱峰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四是组织结对助学扶贫活动。8月21日,市区“三会”领导到高淳革命老区联系村——固城街道花庙村、西莲村开展扶贫助学,并举行了发助学金仪式,对部分学生以“筑梦新时代”为题撰写的体会文章进行了表彰奖励。本次活动,对高淳区8个联系村捐资5.4万元,资助学生57名,其中:初中学生4名、高中学生21名、大学生32名。同时,市经信局老干部殷俭华,专程到东坝街道河南村,对两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了结对家访,并送去助学金4000元。五是组织“99公益日”扶贫募捐活动。按照市“三会”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区“三会”领导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区、街镇、村三级协会300多名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完成了市“三会”下达高淳区“三会”网上众筹目标子计划的募捐任务。六是组织“扶贫日”走访活动。今年10月17日,组织区、镇街分会人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访低收入困难家庭活动。区“三会”全体同志参加漆桥街道分会,到双联村走访低收入困难家庭2户,安排帮扶资金3000元。
三、联系村帮扶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区镇街道继续建立联系8个村,其中: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6个、红色教育基地村2个。年初,区会领导分别逐村开展专题调研,并安排项目和资金帮扶。一是通过“精准扶贫”项目支持,帮扶联系村农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资源开发,增加村集体土地经营性收入,带动农民增收。二是落实“双扶双嬴”扶贫项目,帮扶联系村发展村级经济新业态,增加村集体资产经营性收入,带领村民致富。三是组织活动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上半年,4月16日,区召开整村推进工作现场会,参观桠溪街道大山自然村,东坝街道垄上、小茅山脚自然村人居环境提升和农业特色产业建设现场,各分会交流帮扶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就全区进一步做好联系村的帮扶提出工作意见和要求;下半年,10月31日召开街镇分会长、秘书长工作会议,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参观固城街道蒋山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调研砖墙镇三和村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乡村文明建设,走进西莲村党史陈列室、高淳区第一党组织——月亮湖党支部旧址,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四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今年以来,区镇街把科技扶贫培训的重点安排在联系村,扶持联系村通过加强职业农民技能培训,促进村民就业创业。据统计,联系村举办各类培训班28期,参培职业农民2600人次。
四、调研宣传工作亮点展现
在调研宣传工作中,一是根据市“三会”调研工作的要求,完成了市区联合课题“乡村振兴的东坝实践”专题调研报告的撰写任务。这次调研,突出反映了我区乡村振兴的典型做法,反映了当前“三农”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些民生诉求,同时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些相应建议。报告送区委后,得到区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专门作出了“‘三会’的调研报告,分析精准、建议明确…”的批示 。二是通过典型调查、信息报道,宣传了高淳老区扶贫攻坚新做法及取得的新成果。今年在市级以上有关刊物刊登我区调研文章14篇次、信息10多条。同时,印发《高淳老区》简报下发区有关部门、镇街村,为宣传扶贫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发挥街镇分会调研的积极作用。今年,漆桥和桠溪街道分会共上报专题调查报告6篇;区“三会”会同漆桥街道分会,重点就双联联系村目前扶贫与养老服务的新情况,进行探讨并共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据了解,全村1400多户、41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村民占到23.21%。这次调研,加快了双联村养老服务项目的建设。
五、编史工作顺利完成
在省市老促会及区委的重视关心下,通过历经两年多时间的努力,高淳区革命老区史顺利完成编稿工作,交南京出版社将于年内出版。特别是今年以来,编稿经过了征求意见、编委初审、省市专家会审以及有关权威部门终审,经过了体例的修正、内容的充实完善、史实的反复核对和文字的精心打磨。仅此期间,先后打印三次文稿,即《南京市高淳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征求意见稿)、(送审稿)220多本发送区相关部门、区编委成员及省市专家和有关部门,并根据反馈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可以说是几易其稿,反复修改、推敲,力求打造精品力作。目前,文稿送达出版社,总字数约22万字,并配有插图和主题照片,顺利完成了史稿的编纂。为传承红色基因,推进革命传统教育和弘扬老区精神提供了精神食粮。
六、学习制度不断完善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5月10—12日,组织区镇街道分会人员,赴徐州市马庄村和山东台儿庄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马庄村走出了一条新时代独具马庄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马庄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基层的生动实践。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马庄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标杆,对标定位,为促进乡村振兴助力。二是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贯彻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提高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能力。三是加强“三会”自身建设。按照上级老促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老促会建设的意见,加强和完善了驻会人员的政治学习和工作管理制度的建设。同时,按社团组织管理的有关规定,区“三会”进行了年度年审年捡,并委托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对年度的财务进行审计并出具了审计报告。
2020年工作打算
2020年,将是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之年,提前部署2020年度的工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乡村振兴意义十分重要。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巩固扶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这个目标,突出抓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动员社会参与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突出帮扶困难家庭融入产业合作,促进农户打工就业增收致富;二是继续组织开展联系村帮扶,突出扶持村集体发展合作经济,促进村级发展经济增加资产性收益;三是培育壮大扶贫志愿者队伍,突出开展助学济困、公益扶贫活动,促进困难家庭激发内生动力;四是加大乡村振兴调研宣传,努力当好参谋助手,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五是加强学习和自身建设,增强开拓创新精神,认真做好新一年度的各项工作。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苏ICP备2023055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