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永远坚守初心续写扶贫新篇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0/04/07    

——记南京市浦口区老促会会长孔令富

  走近孔令富,你会发现他始终洋溢着精明和干练;睿智的双眼,闪现着他的务实与果敢;儒雅之中充满着激情,沉稳之中又饱含着斗志。这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扶贫基金会(简称扶贫“三会”)的会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这是个‘善举’,要永远坚守初心,尽力而为做点实事,让最需要的人得到帮助。”基于这种情怀,他总是满腔热忱,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让浦口区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成果不断涌现,令人刮目相看。

角色转换——探索新思路

  浦口区扶贫基金会成立于2007年4月20日。时任南京市扶贫开发协会、老促会会长诸吉炤甚为感慨地说:“浦口区扶贫基金会是江苏省首家区县级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实现了扶贫主体由‘两会’变成‘三会’,孔令富同志功不可没,没有孔令富同志重视和支持,就没有浦口区扶贫公募基金会的成立,扶贫工作不可能这样风生水起”。当时,浦口区人均收入2000元以下的贫困农户有3064户、8049人,占农村人口的5.8%,而浦口区老促会、扶贫开发协会每年只有省、市60多万元的扶贫周转金,捉襟见肘。为了解决这3064户、8049人的贷款难和支付贷款利息难等实际问题,时任浦口区委副书记的孔令富,由于角色转换,分管全区扶贫开发与老区建设工作,于2006年7月中旬第一站就来到了浦口区扶贫“两会”进行调研,当了解全区扶贫开发与老区建设所面临的这些困难时,并与该协会的全体人员进行扶贫思路创新探索,在研讨中得知可以成立区县级扶贫公募基金会,解决扶贫基金问题的信息时,果断拍板,抓住这一政策机遇,成立浦口区扶贫公募基金会。当时,成立公募基金会需要400万元以上注册资金。为了解决这笔注册资金,他亲自向区委主要领导汇报,并且给各镇街和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做好说服解释工作。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区委、区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募集420万元注册资金,成立区扶贫基金会。所有扶贫基金全额存储在紫金农商银行江北新区分行,由该行每年向全区低收入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同时,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20万元,专门用于扶贫贷款贴息。浦口区扶贫基金会成立后,全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孔书记的亲自参与、指导、并与区扶贫“三会”全体同志反复研讨下,思路进一步明确,方法实现了“五个转变”:即扶贫格局,由扶贫面较小、借款额较少的“小扶贫”向党政主导、政策激励、金融支撑、企业支持、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转变;扶贫方式,由小额借款扶贫向贴息贷款扶贫转变;扶贫对象,由“专向农村”向“城乡并重”转变;扶贫措施,由给农民借款向给带动低收入户创业就业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中小工商企业发放贴息贷款转变;扶贫标准,由过去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下标准向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下转变。由于思路、机制、方法创新,浦口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从2007年到2019年,紫金农商银行江北新区分行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4.4240亿元,区财政贴息2594.6万元,有效帮助全区42130户、109860人创业增收、脱贫致富。截止2019年底,全区扶贫基金会资金累计1826万元。十年来,区扶贫“三会”每年荣获市扶贫“三会”考评一等奖,2007年和2015年两次被省扶贫“三会”评为“先进集体”。

精准施策——结出新硕果

  2017年2月17日,退休的孔令富同志在区委安排下,正式主持浦口区扶贫“三会”工作,开启了第二个10年全区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新征程。上任伊始,他在调研全区农民生产、生活现状,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甩出了第一板斧,大力组织实施了保险扶贫,邀请中国人寿财险南京市中心支公司领导,到区农业局共商为全区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实施扶贫补充保险,得到了区农业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认为这是全区扶贫开发工作新的创举,迅速组织专门科室、专门人员、专门会议贯彻实施。2017年3月23日由区扶贫“三会”牵头,在孔令富会长带领下,中国人寿财险南京市中心支公司密切配合、区农业局组织了6个涉农街道农经办负责人,赴江苏省泰州市所辖靖江市,学习其为低收入农户参加扶贫小额商业保险的做法,回来后结合浦口区实际,出台了可操作性文件,建立了全区低收入农户基础资料平台,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了《关于申请全区低收入农户增加扶贫补充保险》的报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于2017年6月13日批准了此报告并组织实施。2017年、2018年使全区低收入农户3707户、7994人,种植小麦2980亩、水稻4492亩以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家庭财产附加保险均得到了落实,三项附加保费合计为133.1万元。开展保险以来,人寿财险公司已为因病亡、交通事故伤亡及意外伤害人员,共赔付费用84.91万元,赔付率为63.79%。使这些农民中的弱势群体得到了及时关心和帮助,这种精准式的扶贫所取得的成果,让靖江市扶贫协会的同行们无不感慨地说:“为农民增加扶贫保险率先在靖江市只是开了花,却在南京市浦口区结了果。”2019年,为全区3619户建档立卡7817人,办理人身意外伤害和家庭房屋财产两项保险,保费57.75万元,5个街道平均承担40%,区扶贫基金会承担60%。为这部分弱势群体再加上一道“安全网”。

  面对浦口区城镇化加速推进,“三农”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这一现实,孔会长顺势而为,从实际出发,创新提出了浦口区扶贫开发与老区建设“三个转变”、“两个目标”和“三个结合”新的工作导向。“三个转变”:即扶贫贴息贷款由农村低收入户向农村低收入边缘户转变,由农村低收入边缘户向城镇低收入户转变,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两个目标”:即向二、三产业发放扶贫开发贴息贷款数额占全部扶贫开发贴息贷款总额的30%以上,向各类创业主体和创业者单笔发放30万元以上的扶贫开发贴息贷款占全部扶贫开发贴息贷款总额的50%以上。“三个结合”:即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与现代营销相结合。新的工作导向使浦口区扶贫贴息贷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2018年全区发放扶贫贴息贷款4290万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了33.42%。其中:单笔发放30万元以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5家,贷款数额为2090万元,占贷款总额的48.7%。在2018年发放的4290万元中,向第一产业各类经营主体72家,发放贷款2786万元,占贷款总额的64.94%;向二、三产业经营主体16家发放贷款1510万元,占贷款总额的35.19%;带动1062户家庭人员就业,户均增加工资性收入32500元,实现了勤劳致富。

  为了扩大扶贫开发贷款贴息资金总量,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开展公益募捐。从2018年4月开始,孔会长的身影不时在工商企业闪现,他以穷人之心办好穷人之事的真心赢得了企业老总们的赞赏和支持。发展特邀区“两会”副会长单位46家,2018年、2019年每年募集到账资金都在200万元以上。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扶贫开发和贷款贴息,为浦口区扶贫开发与老区建设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主攻短板——助推新跃升

  近年来,为了主攻全区“助医、助残、助教”扶贫短板,拓宽扶贫领域,助推新跃升,孔令富会长经常主动深入到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区残联等部门调研,并与之共商探索帮扶措施,搭建全区扶贫大平台。区扶贫“三会”与区慈善总会联手,从2019年至2023年,用五年时间,联合开展“情暖浦口·脱贫助医行动”,每年双方各出30万元资金,为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户家庭人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临时救助的大病、重病患者、享受政府基本生活保障的孤儿等九类人员进行医疗费补助。“情暖浦口·特殊学生关爱”行动,为浦口区特殊教育学校200名残疾在校生提供免费午餐,从2019年起双方各出20万元,连续支持五年。区扶贫“三会”与区残联联手,为区康复医疗中心110名患有不同残疾病的小孩提供救助,每年双方各出20万元,连续支持五年,由区慈善总会统一调度使用和监管。区扶贫“三会”与区慈善总会联手,从2019年起双方各出20万元,连续五年开展助学扶贫。区扶贫“三会”与区慈善总会联手,从2019年起,每年双方各出20万元,设立退役军人创业基金,用于支持退役军人、转业干部、军嫂、军烈属等创业发展,为巩固、筑牢“长城”做点贡献。主攻短板,助推扶贫新跃升,得到了区政府分管副区长高昌玖同志的高度评价:“五项扶贫工作号称百万工程,整合社会力量,解决碎片化,实施项目化,工作有的放矢,这是集成社会力量,建好全区扶贫保障体系的创新尝试。”

公益募捐——拓展新领域

  根据江苏省、南京市扶贫“三会”的统一部署要求,结合浦口区的实际,孔令富会长高站位,讲政治,顾大局,乐奉献,广泛深入开展“众筹助老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网上一起捐”。

  2019年9月7日—9日三天,浦口区扶贫基金会在“99公益日”网上专项募捐活动中,动员全区扶贫志愿者、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家共计4077人次,募集善款25万元,支持浦口革命老区桥林街道马涛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星甸街道太阳花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建设,为低收入户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搭建了较好的平台。

  在今年2月18日至3月5日防控疫情网上·一起捐活动中,通过争取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广泛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加捐款献爱心活动。孔令富会长带头捐资1万元,并亲自组织全区扶贫系统46家特邀副会长单位(企业)参加网上公益捐赠。爱心企业家有情怀、敢担当,支撑作用强,其中有32家捐款在5000元以上,占特邀副会长单位(企业)总数的69.56%;参加网上“一起捐”的人次占总捐款人次的60%以上,捐款金额占特邀副会长单位(企业)捐款总金额的80%以上。据统计,全区扶贫系统有5165人次参加防控疫情网上“一起捐”,捐赠善款共计33.503807万元,全部用于奖励和慰问南京市和浦口区支持武汉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与此同时,浦口区扶贫系统特邀副会长单位南京华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绿叶服饰有限公司和南京市浦口区残疾人康复中心3家爱心企业,自愿向湖北12家医疗机构(医院)和江苏6家援助湖北医疗队捐赠医疗器械和防护用品等2.5870万件,价值283万元,为防控疫情和保护医护人员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实践证明,网上公益募捐,是扶贫“三会”系统工作方式的拓展,是募集扶贫资金措施的创新,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募集扶贫资金的成功实践。经验表明,网上公益捐赠,是一个援助贫困和病残人群的慈善募捐平台,是一个具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慈善募捐平台,是一个有法可依、依法运行的慈善募捐平台,是一个收支透明、管理规范的慈善募捐平台。

  孔令富会长认为扶贫没有“区域”,主动走出去,积极开展对口帮扶,让爱走向远方。2019年7月20日,浦口区扶贫基金会向江苏省扶贫基金会捐赠10万元,支持苏北地区助学工作。同年10月17日,全国第六个扶贫日期间,浦口区扶贫基金会与浦口区慈善总会联手,向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浦口区对口扶贫县)捐资20万元,建设留守儿童服务管理中心,帮助全县500名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

(南京市浦口区老促会)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